此前,鸿蒙智行带着些“意难平”的心情结束了2024年。

火力全开的鸿蒙智行,原本想着在不同的界上实现全面开花,一举成为新势力交付冠军。

但无奈智界和享界的接连哑火,最终浇灭了鸿蒙智行提前登顶的可能性。

最终,鸿蒙智行全年交付44.5万辆,不敌榜首理想的50万辆成绩。

不过,在2025年卷土重来的鸿蒙智行,早早喊出了“今年要挑战100万辆”的惊人目标。

鸿蒙智行,这把要全力冲刺了。



去年一季度,鸿蒙智行一度在市场上引领风骚。

当时,作为最大对手的理想接连遭遇出招哑火,继而陷入到了舆论旋涡当中。

反之鸿蒙智行仅凭问界的单兵作战,也能一脚登上新势力交付冠军位置。

鸿蒙智行头上的光环,一时间无比夺目。



只可惜,鸿蒙智行没能一直延续其销冠位置和舆论焦点光环。

其中原因,一部分出于当时刚上市SU7的小米完全抢占了流量。

相反,作为竞品的智界S7却始终没能起量,这也动摇了大家对鸿蒙智行“点石成金”实力的信仰。

此外,遭遇挫折的理想很快作出调整,并且在4月上市了入门车型L6,一举提振了整个品牌的士气和成绩。

而随着理想L6销量快速占到了全品牌的一半以后,理想也得以稳定好了其基本盘。

更重要的是,理想L6的成功,还极大钳制了问界M7参数图片)的增量发挥。

碰到硬茬的鸿蒙智行,自此一下没有了原来的气势。



事实上,鸿蒙智行并没有坐以待毙。

去年4月,智界S7进行二次发布,主打降价增配的优势,试图阻击小米SU7

紧接着,问界M7先是将入门版本下调2万至22.98万元起售,然后再增设了30万级别的Ultra版本,籍此来上下夹击理想L6和L7。

尽管如此,鸿蒙智行还是没能打响如意算盘。

二次上市的智界S7,很快就被月付过万的小米SU7拉开了距离,至于问界M7亦丢掉了年初月销过3万的霸气,先后不敌于理想L7和L6。

鸿蒙智行没能在20万+市场上再进一步,这也为后来享界S9的冲高失利埋下了伏笔。



一心想要分割BBA豪华车市场的享界S9,在内饰、科技和安全配置上都给出了毫不吝啬的投入。

与此同时,北汽董事长张建勇更公开承诺,「北汽愿意All in享界!」

在被寄予厚望之下,当时上市20天的享界S9,很快大定量突破8000辆,创造了40万级纯电轿车的新纪录。

但从实际交付来看,享界S9并没取得足够耀眼的发挥,该车也再延续了此前鸿蒙智行接连哑火的表现。

而随着后来“飞坡门”事件的发酵,这更是浇灭了享界S9向上进击的希望。

满以为拿到一手好牌的鸿蒙智行,还是打坏了。



在王牌尽出之下,没能取得大幅突破的鸿蒙智行很快就被理想拉开了差距。

去年前10个月,理想累计交付39.3万辆,超过了鸿蒙智行有4万辆之多。

如此一来,理想也提前2个月锁定了新势力交付冠军席位。

更重要的是,被视为新势力黑马的零跑,也在年底冲到了月销4万辆的高度,一度超越了鸿蒙智行的表现。

鸿蒙智行,掉队迹象已经开始有所加剧。



在缺少新亮点之下,好在问界M9一手撑起了鸿蒙智行的天花板。

自交付以来,问界M9就没有让50万级销冠位置旁落过给其它对手。

全年突破15万辆销量,较之理想L9多了超7万辆,问界M9由此稳住了鸿蒙智行的高端席位。

籍此,赛力斯和鸿蒙智行也得以迎来扭亏为盈的历史性时刻。

余承东说过,30万是鸿蒙智行的盈亏平衡点,30万以下的车基本是亏钱在卖。

而在问界M9的极力带动下,使得鸿蒙智行的成交均价达到40万元,由此也让智选车及合作伙伴实现扭亏为盈。

不久前赛力斯发布公告,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亿元到60亿元。

这样一来,赛力斯也成为了继理想和零跑之后,第三家实现盈利的新势力车企。

总的来说,余承东还是证明了其“化腐朽为神奇”的实力。



虽说,去年鸿蒙智行没能取得大获全胜的成就。

但其快速蹿升到新势力交付亚军位置,以及首次实现盈利,这已然称得上是里程碑式表现。

在此基础上,鸿蒙智行提前发话今年要卖出100万辆,这相当于要做到翻一倍有多的销量高度。

如此雄心壮志,最终该如何落地呢?



目前鸿蒙智行的最大问题,在于过多依仗于问界的发挥,而其它的界则难以为整体续上增量。

典型例子,从历经三次上市的智界S7即可见一斑。

其中,余承东在谈及智界S7时就说过,「自己一般都失败两次,但第三次一定会崛起。」

然而从结果来看,智界S7依旧没法达到与小米SU7媲美的高度。

但好的是,后来推出的R7终于给智界找到了突破口。



前有智界S7成绩的不如理想,后有中国车企围攻Model Y失利,顶着比起Model Y更高起售价的智界R7,难免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被看好。

不过,智界R7在首个完整交付月里就做到了交付量破万,一举打破了多数人的预期。

籍此,智界成为了鸿蒙智行里第二个做到月付过万的品牌。

后来,智界又赶在去年底上市了增程版R7,这也为今年1月其持续破万的表现打下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众挑战Model Y的中国选手里,智界R7始终是销量最高的代表。

得益于此,可以说智界也开始站到舞台中央位置了。



去年余承东说了,「计划跟尹总规划一些新的、有利润的产品。」

后来尹同跃也透露,未来智界的定位将往上提升,跟星途星纪元系列拉开差距。

参照近来外界盛传的鸿蒙智行新车规划,定位全尺寸豪华SUV的智界R9将在今年底亮相。

尽管新车作为鸿蒙智行里的又一款“9系”旗舰,但智界R9的定位未必将达到如问界M9一般。

参照智界“7系”车型持续扎根在25万级市场的选择,未来留给智界R9的市场区间或更多看齐享界S9,主打35-40万元市场。

智界,要帮鸿蒙智行稳住35万+市场份额了。



不难发现,如果智界和享界保持在相当的定价水平下,一个将强调运动范儿,另一个则力推行政类型。

籍此,风格迥异的智界和享界将避免造成冲突,赢得各自的一片天。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首战不算成功的享界S9,将在4月上市增程版来发起二次进攻。

考虑到享界S9纯电版的销量未如理想,不排除未来增程版售价或作出更大的让步。

此外,还有消息指“享界S9有望推出加长版、旅行版”,其中加长版将达到BBA的D级车规格。

如此看来,享界无疑将承担起“百万元内尊界”的定位。



号称对标迈巴赫、劳斯莱斯幻影的尊界S800,在去年底完成了首发。

根据规划,新车将在5月底正式上市。

在此之前,尊界S800已经公布了100-150万的预售价,基于其超豪华车的身份,预计正式售价也不会有明显改动。

顶着“时代旗舰”名号的尊界S800,从一开始就表明了其整车架构是专为L3级自动驾驶而设计。

用顶级科技来颠覆传统超豪华车市场,这就是尊界S800的使命所在。



一边是尊界的向上突破,另一边的问界则要肩负起维护基本盘的重任。

其中,预计在5月上市的问界M8,将成为问界M9的有力补充,帮助问界进一步拓展40万级别市场。

能否进一步蚕食理想L9的市场份额,这也将是问界M8的重头戏。

此外,作为问界系列定海神针的M7,预计在下半年迎来改款。

目前有消息吹风,新款M7或将改用全新前脸,转为向问界M9看齐。

再一次选择大动干戈的问界M7,注定要掀起新的冲击风暴。



对于鸿蒙智行整体而言,今年最大的看点还离不开已被外界盛传将登场的上汽尚界。

据悉,上汽已跟华为签约了智选车的合作模式,且后者亦已进驻到上汽内部共同办公。

至于目前仍未官宣的原因,或跟上汽组织架构调整有关。

有报道指,日前上汽乘用车发布了《关于大乘用车干部任免的通知》,当中人事调整就涉及了超60位中高层。

但无论如何,双方的智选车合作基本已成定局。

据透露,尚界车型将定位15-25万元,成为鸿蒙智行最入门系列,首款车型将在今年Q4亮相。

毫无疑问,未来尚界将接棒如今问界的位置,扛起鸿蒙智行销量基本盘的大旗。

鸿蒙智行的百万辆销量目标,也终将指日可待。





早在两年前,余承东就说到,「其他人对我们,会经历看不起、看不懂、追不上的过程。」

「现在到了“看不懂”的阶段,而“追不上”还得长期努力。」

从去年冲到新势力交付榜次席以后,实际鸿蒙智行已然进入到了别人追不上的阶段。

来到当下,随着尊界即将捅破中国豪华车品牌的天花板,加上鸿蒙智行再加入了拓展基本盘的尚界。

可以看到,鸿蒙智行的竞争壁垒还在持续往上加强。

面对这样一个实力深不见底的汽车大联盟,百万销量终究也只是其征途上的小小里程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