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烟台依然寒风刺骨。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工程现场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福莱山站站房旁打桩机轰鸣,新建板梁桥正在施工,一座现代化站房即将拔地而起;

烟台西制梁场4台大型龙门吊就位,搅拌站和钢筋加工场完成施工,4月份即将生产第一片预制梁;

新东吴家隧道斜井内24小时灯火通明,不断向内掘进……

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项目自去年全面开工以来备受关注。2月20日,记者深入施工现场,各个施工点位、各道工序都在快速推进,轨道上的烟台正加速驶来。


每天1米,隧道斜井向内掘进

中午时分,新东吴家隧道斜井施工现场依然有施工人员和车辆忙碌,隧道口旁的边坡已经完工。

“从今年1月份斜井开建开始,我们就24小时不停工,爆破、支护等各道工序流水推进。”中铁四局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工程2标新东吴家隧道现场队长李怀超介绍说,目前斜井正在以每天1米的速度向内掘进。

新东吴家隧道位于既有龙烟铁路东吴家隧道南侧,全长3275.5米。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工程采取了斜井作业的方式,也就是在隧道中部设置斜井,斜井进入到隧道内后,再向两侧拓展,这样就有了进、出口和斜井大小里程四个作业面。

隧道工程是全线施工的难点之一,新隧道旁边80米就是既有隧道,出口300米处还要下穿荣乌高速,因此对施工安全要求格外高。“斜井长度为565米,目前已经进尺32米。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保障施工质量和速度,全隧道计划2026年11月贯通。”李怀超说。

烟台西制梁场已经拔地而起。这处制梁场依龙烟铁路既有线路而建,负责全线698片T梁预制任务。梁场内的试验室、混凝土拌和区、钢筋加工绑扎区都已经完工,制存梁区也基本成型。“我们设置了12个制梁台座,6套绑扎胎具,双层存梁台座60个。”梁场场长吴启强告诉记者,首片预制梁计划4月份浇筑,第一片箱梁预计在今年8月份完成架设,到明年9月份左右全部架设完成。

站房崛起,从家门口驶向远方

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站房建设备受关注。福莱山站处于黄渤海新区中心区域,周边居民小区较多。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站房区域的土地已经平整,即将开始建设。

中铁四局福莱山站现场技术人员邹丰介绍,福莱山站为新建两台夹四线规模的高架车站,施工内容包含福莱山站特大桥等719米、新建站房2100平方米、站台2座、旅客通道1处。

站房一侧,福莱山站改河新建板梁桥正在施工,板梁桥跨柳子河而建,由于河道离墩柱太近,柳子河在这里要拐个弯,让铁路施工不会影响河道排水,也不会影响道路通行。“我们的站房会随着铁路通车一并投入使用,市民可以在此上下车,非常便利。”邹丰说。

2024年6月,烟台先期启动了龙烟市域铁路下穿潍烟高铁U型槽工程,9月底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工期3年。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目前施工单位已进场,中心试验室、拌和站、临建拌和站驻地已验收,钢筋加工场施工完成,隧道斜井排水施工、边坡施工完成,桥梁工程正在进行桩基施工。

构建内部公共交通大循环

烟台市区东西狭长,主副城区交通压力巨大,在蓬莱国际机场客流日趋增大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大容量轨道交通快速通道支撑客流运输。烟台成功争取将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工程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和2024年山东省重大项目清单,利用既有铁路富余能力,对既有铁路适当改造后开行市域列车。

龙烟铁路是全省“四纵四横”普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工程东起烟台站,西至黄渤海新区,全长合计46.6公里,利用烟台市内既有龙烟铁路、蓝烟铁路富余能力,新建烟台蓬莱国际机场支线。沿线新建车站6座(福莱山站、柳子河站、古现南站、古现站、八角站、蓬莱机场站)、改建车站4座(烟台站、珠玑站、福山北站、烟台西站)。

项目改造后将开行市域公交化列车,打通烟台市东西方向快速公共交通通道,服务沿线通勤客流、机场客流、轮渡客流和旅游客流。届时,烟台站至机场的一站直达列车预计运行时长25分钟左右,站站停的列车预计运行时长45分钟左右,将有效解决雨雪恶劣天气的机场通行问题。

不仅如此,实施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项目,事关烟台长远发展和群众福祉,将构建起市区轻轨大通道、交通大枢纽、区域大网络,搭建起中心城区与蓬莱机场之间通勤化、快速度、大运量的交通系统,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出行选择,助力烟台打造国际性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城市。

不久之后,完成市域化改造的龙烟铁路将在这座城市日夜奔行。这条大动脉串连起的不仅是一个个区域,更是这座城市崭新的未来。

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曹登宇 摄影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