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娄底市娄星区人民检察院在食品药品安全、无障碍环境建设、网络安全等领域,采取制发检察建议、提起诉讼等监督方式,依法履行检察公益诉讼职能。2024年度,该院共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6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2件,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3件,成为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司法“守护人”。

近日,湖南法治报记者前往娄星区检察院,用镜头与文字记录检察机关深耕法律监督主责主业,持之以恒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奋力书写新时代检察答卷。

让流动宴席烹出“安全味”

娄星区乡村里的红白喜事(婚丧嫁娶),向来是备受重视的大事。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摆上几桌流动宴席,大家把酒言欢,氛围热闹融洽。然而,在这份传统温情背后,也潜藏着食品安全隐患等不容忽视的风险。

2024年3月,区人大常委会依托与区人民检察院建立的双向衔接转化机制,将农村流动宴席食品安全监管缺失的代表建议作为公益诉讼线索移交该院。该院受理并及时开展初步调查。检察官们穿梭在各个村落,向镇村干部、村民了解情况,发现流动宴席多由村民组建的服务队、外地服务队或专业摆酒公司承办,服务队一般都有固定厨师,规模大的宴席,还会临时拉人来帮厨。

“流动宴席有的是雇主自己提供食材,有的则委托厨师去采购,服务队负责把食材变成一道道美味佳肴。”检察官向记者介绍,“可问题就出在这儿,这些服务队很多都没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册或在乡镇备案登记,大部分工作人员也没有健康证,从采购食材到加工烹饪,各个环节没有得到全面监管,就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威胁着大家的身体健康。”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该院对未充分履行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并将调查发现的问题清单同步移送处置。针对流动宴席备案登记、分类指导、食材管理、健康从业等规范监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该院与有关部门进行磋商,就形成流动宴席标准化规范管理操作规程、加强农村流动宴席食品安全监管等达成共识。

2024年7月,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原则及各方主体责任,细化监管职责,规范备案登记、现场指导、人员管理培训等流程,并将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作为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同时,对辖区内流动宴席厨师、食品安全协管员等700余人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和法治宣传,切实加强对辖区内农村流动宴席食品安全监管。


娄星区检察院组织召开食品安全行政公益诉讼公开听证会。

2024年9月,娄星区检察院组织召开食品安全行政公益诉讼公开听证会,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等担任听证员。在听取了行政机关的履职情况及娄星区检察院办案成效的详细介绍后,听证员充分肯定并表示:“流动宴席点多面广监管难,其中一些问题已成为食品安全和综治安全的顽瘴痼疾。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的监督、支持和协同职能,对于流动宴席监管‘真空’问题,凝聚人大监督和检察监督合力,通过磋商、公开听证、持续跟进监督等方式实行立体化监督。行政机关建章立制、做实流动宴席等食品安全责任,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监管合力,切实守护了农村集体聚餐的安全底线。”

“检察蓝”守护“夕阳红”

近日,娄星区检察院检察官对辖区内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检察官欣喜地看到,经过相关部门积极作为,此前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的养老服务机构得到规范治理,案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2024年1月,该院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平台推送的线索,辖区内部分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在食品、消防安全和养老服务方面存在经营不规范、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健全等情况,随即对辖区内所有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展开监督调查。


检察官实地查看养老机构相关证书。

检察官通过现场走访、调取资料发现,多家养老服务机构不同程度存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无食品经营许可证等食品安全隐患。同时,电梯未取得使用登记证书即投入使用、居室内厕所未设置安全抓杆、主要活动区域未设置无障碍抓杆等问题,也侵害了入住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

为促进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运行,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该院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并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书,建议其积极履行职责,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养老服务机构依法进行监督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被建议单位高度重视、积极整改,督促养老服务机构全部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30余处,2个乡镇养老服务机构已申报省级资助项目,逐步推进全区养老服务机构适老化建设。同时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在全区开展养老服务机构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推进养老服务机构规范经营,提升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努力让老人‘老有所养’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检察官介绍,“我们以推动落实最高检‘十一号检察建议’为契机,以公益诉讼法律监督职能为抓手,以‘我管’促‘都管’,助推新时代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为守护‘夕阳红’贡献检察力量。”

让直播探店“回归真实”

在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直播探店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凭借其直观、生动的展示方式,迅速成为商家推广产品与服务、消费者获取消费信息的重要渠道,但虚假宣传、混淆商业属性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广告不仅误导消费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对市场竞争秩序造成不良影响,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面对直播探店领域的乱象,娄星区检察院积极作为,主动出击,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多管齐下开展规范互联网广告公益诉讼监督工作。

该院组建专业办案团队,邀请具备互联网技术知识人员加入,进行线索挖掘与研判。通过深入分析各大直播平台的推送逻辑,对热门直播平台、电商平台等进行全面的广告信息抓取和筛选。同时,安排专人负责对接12345市长热线,对互联网广告投诉数据进行精准筛选和整理分类,建立详细的线索台账。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违法线索的发现效率和质量,为后续的监督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办案团队注重线上线下一体推进证据提取与固定。线上运用电子证据保全方式,对涉案违法直播探店广告页面进行实时截图、录像,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的法律监督提供有力支撑。线下针对涉案平台中销量较高但差评较多的实体商家,到店走访调查,深入了解商家的实际经营状况、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进一步丰富和夯实了证据链条。

在上级检察机关的有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该院稳步推进案件办理。2024年10月,检察建议送达后,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对违法互联网广告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制发《责令改正通知书》62份,查处违法互联网广告25条,督促涉案广告发布主体全面整改,规范“达人探店”行为,加强广告标识适用。对于探店乱象中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消费欺诈等案件线索也依法处理。同时,开展行业约谈和培训,提升从业者法律意识,从源头减少违法行为。

直播探店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生动实践,娄星区检察院以实际行动规范直播探店互联网广告,让直播探店回归真实、诚信,有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网络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湖南法治报(文/全媒体记者 李翔 通讯员 肖婷 谢新星)

一审:雷昕

二审:陈佳婧

三审:戴志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