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2月21日电(记者池梦蕊)2月20日,2025年大兴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暨“开门红”签约活动在大兴区营商服务中心举办。本次活动以“新兴向荣 质领未来”为主题,旨在展示大兴区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新机遇、新动能,并推动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
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杨蓓蓓在致辞中表示,大兴区是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更是连接首都与全国、中国与世界的“新国门”。近年来,大兴区在投资促进工作领域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成效显著,在全市率先建立了由区投促、经信和产促三部门“招落服”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构建了覆盖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重点经济区域的招商网络,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招商推介活动,促成了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2024年“两区”招商引资新增入库项目完成全年任务进度更是勇夺全市榜首。市投促中心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大兴区发展,充分发挥市级统筹以及自身渠道资源优势,全力推动更多符合大兴区功能定位与产业特色的高质量项目落地生根。
大兴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洋表示,大兴区新质驱动,改革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坚持“五子”联动,以“两区”建设为牵引,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系统谋划了临空产业、生命健康、未来能源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持续加大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建设,围绕“链主+平台+基金+基地”的产业协同模式集成发力,厚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佳沃土。同时,持续深化产城融合,精心打造“类海外”的城市环境,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才被大兴优质的生活品质所吸引,选择到大兴安家落户,投资创业。大兴区将始终秉持“无事不扰,有难必到”的店小二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支持。
活动期间,发布了机遇清单和能力清单。“机遇清单”充分展示了大兴区的投资魅力和发展潜力,为各位企业家提供了精准的投资指引。区发改委就大兴区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点进行介绍,从“土地要素、创新政策、协同发展、营商改革”四个维度,细致解读了实施方案为全区产业“大兴”增添的新机遇,让企业了解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潜力的大兴;区投促中心聚焦大兴区得天独厚的产业区位优势、丰富多元的空间资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以及前瞻性的产业规划,深入剖析大兴区发展机遇,充分展现了区域产业发展的多元化与活力;区规自分局从城市规划层面,介绍了大兴未来布局,围绕三大公园、核心商圈及优质医疗教育资源,重点介绍了8宗优质居住用地,凸显了大兴区经济发展与产业配套的协同增效;大兴投资集团则详细介绍了大兴发展引导基金,聚焦重点发展产业领域,通过“专项基金、市场化子基金、跟进投资”等多种方式,为产业发展注入资本动能,助力产业升级转型。
“能力清单”则展示了在大兴区企业落地孵化、服务效能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强大产业服务能力。区产促中心从高效的统筹服务能力、精准的政策支持能力、便捷的平台支撑能力三方面,生动展现了大兴优化营商环境和精准施策支持企业发展的坚定决心。为进一步服务企业供需有效对接,发布了2025年度《大兴区企业产品与服务名录》,涵盖了医药健康、先进制造、数字经济、建筑工程及服务五大领域、199家企业可提供的870余项核心产品与30余项主要服务内容,进一步彰显了大兴区在产业生态建设过程中的强大支撑能力与创新活力。邀请律师行业领域代表京广律师事务所、研究服务机构领域代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成果,进一步彰显了大兴区在产业生态建设中的强大支撑能力与创新活力。
在项目签约环节,大兴区副区长吴浩代表大兴区与片仔癀、西工大北京研究院、北京稀能稀土、数海信息等32个优质项目签约,涵盖外资外贸、医药健康、数字经济、新材料、商业航天、氢能、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投资额约75亿元,达产后预计营收超166亿元,合同外资额超2亿美元。这些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增强大兴区的产业竞争力,提升现有高新产业链布局和附加值,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活动中,大兴区副区长周丽为“亿企兴”企业服务港·安定港、观音寺港和生物医药基地港揭牌。大兴区坚持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两手抓”,“亿企兴”企业服务港的成立,聚焦一体打造“招落服”营商管理格局,着力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优质企业引得来、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