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军阀》
老邵氏那套影视城美学,在李翰祥的加持之下呈现出了一种非常鲜活、扎实的市井气息。李翰祥的台词和国语版配音的表现力简直绝了,尤其山东口音配上许冠文的表演,明明是一个戏谑批判的基调,明明看的是很多胡作非为,但大军阀的形象在很多时候甚至显得有些可爱。李翰祥安插的那些小“私货”也看得人很有兴致,比如唢呐小科普、东西陵简介这些。
2.《风月奇谭》
李翰祥被称为风月大师绝非浪得虚名。三个故事:第一个通过捉奸展现官场,拉风箱那里对欲望的隐喻在后世也有重现,妙;还有脚趾上的红绳,经典的中式情欲刻画;第二个故事稍显平淡,第三个故事是绝对的精华,贝蒂万古风情,巧计妙施完成四重挑战,最后回到片头,再现了青楼女子的狡诈与艰辛。说它是《十日谈》的改编,我更愿意看成真正有中式特色的世情风流图绘。
3.《风流韵事》
奇闻三则,都挺有意思,第一则是关于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的故事,还原了当年流觞曲水的场景,兰亭序守护者辩才和萧翼的计中计;第二则的复仇手段是让对方翻金瓶梅毒死了,实际是在讲金瓶梅中西门庆收惠莲的故事;最后一则是非常神,妙算小神仙帮人找黄牛、捉奸的故事设计非常好,夫妻俩互相偷人又彼此吃醋太抽象了,另外不得不佩服李翰祥对古代服装和置景的研究成果。
4.《声色犬马》
声色和犬马三段故事各有亮点,最喜欢的是讽刺影评人的第一段。中盐氏出品必属咸片,《香港最后的探戈》太逗了,马龙白兰度的黄油用来爆菊,加上观众视角构成了四重窥视,用《后窗》观性再用电话谈情,拿枪崩影评人大呼快哉。是白小曼的遗作,真的千娇百媚啊,最后导演的自嘲呼应第一个故事,电影像连环图画”不就是现在的“电影像PPT”吗, 江郎才尽(财尽)的梗很好笑。
5.《金瓶双艳》
开场镜头从清河县招旗掠过王婆的招牌跟着郓哥儿(成龙贫起来秒变大张伟)一路到了挑起竹帘的窗户。前半段好看因为王婆有戏,和风月戏形成犄角之势,设计诱奸,连哄带吓,台词极高明,后半再没有这样的角色,局势一边倒,汪禹和石天毫无作为。动作也设计得好,王婆舔舔银子,掸掸金莲肩膀,西门庆搓折扇唤干娘,金与瓶各有黑衣配桃红,确实不错,葡萄架下西门庆那套白衫很日本。
李翰祥最拿捏人的5部电影,部部有看点,带你领略别样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