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德三为了挽回战场上的颓势,就对伦敦和安特卫普等地使用了所谓的“复仇武器”-V1、V2导弹试图给对方带来不小的麻烦。
好吧,对于导弹给伦敦和安特卫普带来的麻烦我们今天暂且不如讨论,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即使苏联军队兵临柏林城下,德三已经在搜罗几乎全部剩余力量去保卫柏林的时候,但也没有动用V1、V2导弹去攻击诸如莫斯科等苏联重要目标来挽救自己的败局,那么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知道,在1941年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德三空军的轰炸机曾经多次轰炸莫斯科并试图摧毁这座城市,所以德三没有对莫斯科使用导弹,并不是顺他们不愿意摧毁这座城市,而只能是别有原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尽管在1941年冬天德三军队兵临莫斯科城下,但当1944年德三的导弹武器在技术上成熟、1945年苏联军队兵临柏林城下的时候,当时德三控制区和莫斯科的之间的距离普遍超过400公里,而V1、V2导弹的射程是多少呢?
对德三来说不巧的是,德三这两种武器的射程普遍在300公里左右,也就是说在理论上这两种武器根本不可能从当时的德三控制区去威胁莫斯科,且射程上打不到,这是当时德三没用导弹威胁莫斯科的根本原因。
除了距离远够不到,东线战场的空间广袤无垠同样决定了导弹这种新型武器在东线可能起到的作用会非常有有限,所以德三军队没有在东线战场使用导弹武器。
当然,从地区上看,如果从1945年年初的德三控制区往苏联方向划300公里,这期间倒是也包括一些苏联大中城市和工业基地。
当然,在这300公里的范围之内,其实对德三来说有价值的苏联目标倒也不仅仅是苏联的大中城市和工业基地,因为到了145年4月或者5月,在东线,尤其是柏林附近,遍布着苏联军队的集结地等各种目标,而对导弹武器来说,这些场所其实也是它们非常好的攻击目标,那么,既然攻击距离不成问题,尤其关键的是,在德三导弹300公里的射程之内,这种目标数不胜数,到底是什么导致德三的导弹没有向苏军目标发起公里呢?
虽然在德三导弹射程之内确实有一些苏联目标,但考虑到那些苏联目标在战争当中已经基本沦为废墟,所以即使用导弹袭击一下也没什么意义,所以德三压根没有用导弹对苏联目标进行导弹作战。
其实,当时柏林附近的苏军目标虽然理论上都在德三导弹武器的攻击范围之内,如果我们看看德三导弹对伦敦和安特卫普的攻击情况就能够知道,限于当时导弹的性能,那时导弹还不能够精确的攻击某些经过挑选的特定目标,而只能进执行那些大概方向确定的“袭城战”。
但即使那些城市的目标非常大,但由于当时的导弹攻击误差非常大(误差经常在十几公里左右的范围,基本谈不上有攻击精度)。由于这个原因,即使当时柏林附近遍布着苏联军队的各种目标,德三军队也只能够让其空军的飞机冒险去攻击一下,而不是用导弹武器自执行打击任务。
其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四十多年的强势八十年代,苏联军队为了打击喀布尔游击队,曾经向据称躲藏着游击队的地方一口气发射了1000多枚“飞毛腿”弹道导弹。
尽管苏联军队的“飞毛腿”的打击精度已经比德三的2V导弹(V1和V2)提高了很多,但苏联军队在这场导弹攻势当中依然收效甚微。
喀布尔游击队依然还是还活跃。
其实,导弹对某些特定目标打击效果不好的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就已经暴露出来了,例如在著名的“雷玛根”大桥争夺战当中,德三军队同样曾向“雷玛根”大桥发射了多枚V2导弹,也没能够收到满意效果。可以说正是由于上述几个原因,才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三军队没有在东线战场针对苏联军队使用导弹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