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开路先锋”,“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不仅是民生课题,更是经济和城市活力的有力支撑。2024年,广州交通取得多项新突破:航空、铁路客运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南中高速、广佛大桥(一期)、地铁3号线东延段、地铁11号线等一批重大项目投入使用,交通运输行业改革和综合治理持续推进……

今年的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聚焦国家赋予广州“综合性门户”的核心功能定位,加快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广州交通运输系统今年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广州市两会期间,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沈颖接受南都专访,回望2024,展望2025。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沈颖。


连续两年

广州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南都:当下广州正全力奔跑在“拼经济”的赛道上,作为支柱产业的交通行业过去一年工作总体成效如何?

沈颖:连续两年,我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2024年增速达到12.7%,全市客运量保持较快增长、货运量稳步提升、投资计划圆满完成。2024年,航空、铁路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5.3%、11.1%,连续4年快递业务量突破百亿件,交通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亿元。在这一年里,广州市印发实施了《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全市新增高速公路34公里、新增地铁52.3公里,全市高快速路里程保持全省第一、全国前列水平,市域范围内城际轨道和地铁运营里程突破800公里。

南都:2025年还将会在哪些方面发力?

沈颖:新的一年,市交通运输局将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以“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为主线,在路网规划、行业管理、重大项目、服务保障、行业安全等方面持续发力。

首先,进一步发挥好交通有效投资对于经济的带动作用。今年,我们将统筹在全市推进超过500个道路、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奋力实现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300公里,城际轨道、地铁运营里程达1000公里的目标。

其次,进一步巩固提升广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我们计划新开工广州东至新塘五六线、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等项目,建成海珠湾隧道、增天高速、广园路下塘西路立交大修工程、广湛高铁、地铁十号线等一批项目。进一步强化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互联互通,加力支撑南沙、东部中心、活力创新轴、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重点功能片区和产业平台建设,做好城中村改造配套道路建设。

再次,优化营商环境和培育现代交通产业体系。稳步实施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继续推进东部公铁联运枢纽、白云机场、南沙港等物流枢纽建设及多式联运产业发展。大力开展广州市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加快各类暖企服务措施落地实施。深入开展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试点,实施我市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战略,增强我市轨道交通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最后,继续做好重大交通运输保障工作,通过协调铁路、民航部门强化运力统筹,加开地铁班次、延长公交营运时间等系列措施,做好重大节假日、重要活动期间的旅客出行保障。

南都:近期,交通运输部出台了春节、“五一”、国庆假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30条硬措施,接下来,广州交通运输部门在“保安全”方面会有哪些举措?

沈颖:安全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底线和红线,2025年,市交通运输局聚焦“道路运输、建设工程、道路管养”三大领域,将以三十条“硬措施”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在道路运输方面,突出抓“人、车、企”三方面日常监管;在建设工程方面,采取“设备整治、智慧监测”双管齐下抓监管;在道路管养方面,既抓重点道路隐患排查整改,又抓道路设施完善,今年将持续推进既有道路非机动车道改造提升工作,为市民提供更为便捷的非机动车交通出行条件。

今年将开通1条高铁

5条(6段)地铁

南都:“办全运”广州以赛兴城。交通保障是办好全运会的重要环节,请问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在服务和保障赛事成功举办将做哪些努力?

沈颖:“办全运”是展现广州形象、体现广州实力、提升广州热度的重要机遇,我们将坚持“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做好广州赛区的交通运输保障工作。

在提升赛事交通保障“硬设施”上,2025年力争开通1条高铁、4条(段)城际铁路、5条(6段)地铁,这些项目包括广湛高铁、广佛东环城际、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广清城际南延线、地铁10号线、12号线东段和西段等,继续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同时加快建成海珠湾隧道、五山路与广园路立交工程等项目,优化立体交通网络。此外,我们已启动了3批次共60个道路品质提升项目,从路面、设施、路域环境、标志标识等方面着力打造优质赛事保障通道,让参赛、观赛人员以及市民游客出行更便捷。

在保障赛事期间各类出行需求“软服务”上,接下来将结合赛事安排,优化比赛场馆、商圈、景区等区域公交线路和站点,完善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衔接;通过开设临时公交专线、延长地铁运营时间、加强热门区域出租车运力调度等措施,保障赛事期间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同时,打造一流的参赛人员保障服务团队,优选驾驶员和车辆、优化运行调度,高质量完成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嘉宾等赛事注册人员的交通保障工作。

南都:交通行业作为承载人们出行和物质生活的基础支撑,请问在新的一年,市交通运输部门在交通运输服务“提品质”方面将有哪些安排?

沈颖:广州作为具有2000多万人的超大城市,交通品质提升是系统性工程,我们将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实现数智化、绿色化,提升市民出行品质。

从服务市民舒心出行出发,精准高效组织运输。针对爆发性客流场景,例如广州南站、白云机场等综合交通枢纽在重大节假日客流突增的情况,利用视频识别技术进行智能研判、实时动态分析周边运力、微观信息推送调配,提高交通运输组织的精准度和服务水平。

从服务市民安心出行出发,改善提升营运环境。接下来,我们将利用大数据分析、视频AI智能化等技术进一步提升行业监管水平,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市场秩序,守护市民出行安全。

从服务市民顺心出行出发,“用绣花功夫”实施道路管养。针对人行道铺装不平整、局部破损,非机动车道不顺畅,盲道不连续等问题持续组织整改,用“绣花功夫”做好道路品质的精细化提升,强化占道施工的统筹性、计划性,在保障必要施工项目的同时,减少对城市运作和公众生活的影响。

从服务市民绿色出行出发,推进交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统筹信息化绿色化技术创新应用,有序的开展交通“双碳”工作,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营运车辆,加强交通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扎实落实国家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项目年度建设任务,推进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蒋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