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与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上海浦东新区恩派公益基金会在京举办“银龄未来:积极老龄化的创新社区实践”专题研讨会,并在会上发布《第三人生:新生命周期涌现》议题报告。

事实上,进入信息化社会后,人们除了经历“第一人生”和中青年期“第二人生”,还有一段存在于退休与失能状态之间健康活力期,即“第三人生”。为让处于这一阶段的老年群体发挥自身潜能,2023年7月,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启动“第三人生”项目。区别于传统的向老人提供单向服务的公益项目,“第三人生”项目聚焦于帮助老年群体摆脱年龄限制,重启“第三人生”,让老年群体让在“第三人生”中继续发光发热,提升自我价值感。值得一提的是,行至第五年,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还在不断发挥公益力量,为更多人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倡导“第三人生”发展理念

在“银龄未来:积极老龄化的创新社区实践”专题研讨会上,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与参会嘉宾共同探讨了“第三人生”的发展理念、老龄友好社区共建等社会议题。

为让公众对老龄化概念以及老年群体的生活状态有更全面的认知,会上,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发布了与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共同编制的《第三人生:新生命周期涌现》议题报告。该报告详细深入地讲述了第三人生理论,以及老年群体如何重塑人生安排,为实现自我发现、自我规划、积极幸福的老年生活提供解决路径。



报告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的寿命得以普遍延长。2025年,我国新出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8.3岁。预计到2035年,我国新出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0岁以上。

而随着社会变革与发展,进入信息社会后,大多数人退休时只是年龄达标,工作能力与生活能力并没有衰退。在退休和失能之间,涌现出长达20年以上的健康活力期。这是有别于未成年期“第一人生”和中青年期“第二人生”的全新生命阶段,即“第三人生”。

报告还提到,“第三人生”是有别于未成年期“第一人生”和中青年期“第二人生”的全新生命阶段。在此期间,老人不仅有多年积累的财富和经验,还有深度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需求。



“第三人生”不是简单地鼓励老人再就业,也不是狭隘地提供老人发挥余热,而是打破了既有的由学习、工作、退休依次构成的“三段式”人生格局,不再将生命视为线性发展,强调老年人可以拥有多段式循环人生。学习不仅限于未成年人,工作不仅限于成年人,老年人可以摆脱年龄限制,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愿望,重新规划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现一个有进步、有作为、有快乐的老年生活。

营造老龄友好社区

值得一提的是,星巴克中国的“未来星社区”资助计划自启动以来产生的实践案例,也在《第三人生:新生命周期涌现》报告中一一呈现。

2023年7月,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发布全新公益项目“未来星社区”资助计划,该资助计划旨在切实帮助特定群体解决社区问题。其中,“第三人生”项目是“未来星社区”资助计划在老龄友好领域的核心议题。



事实上,随着平均寿命的增长,60多岁、70多岁的老人都是老龄群体中的“年轻人”,他们仍有能力和意愿参与到社区事务中。

区别于传统的向老人提供服务、帮助老人的老龄友好项目,“第三人生”项目聚焦于为老年人创造新的生活价值和意义,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挥自身潜能,实现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

在项目资助过程中,有在退休前有社区治理工作经验的老人,凭借自身的组织力和资源,继续在社区中发挥领导力,推动社区互助组织;还有在社工和艺术家的协同下举办的艺术节,激发热爱艺术的老人的创作热情,也给老人带来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和启发......



通过参与各类有趣的社区活动,老年人退休前的职业身份转变为了服务社区的新身份,让老年群体产生更多的社会价值感。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指出,社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社交、娱乐、学习等活动的重要平台。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中,社区营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营造老龄友好社区,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方面透露,截至目前,“未来星社区”首年项目已收官,累计覆盖全国7座城市,资助了169个社区项目,带动超过13.5万居民参与家门口的公益。

面向未来,星巴克中国还将持续推动面向老年群体的“第三人生”公益项目。星巴克中国方面向《消费钛度》透露,今年1月,“未来星社区”资助计划开启了第二年的项目招募,将与社区行动者继续探索社区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打造社区慈善共同体。

不断发挥公益力量

2020年7月,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在北京市登记成立。走到第五年,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已从一个初生的公益组织成长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深远意义的公益力量。

在“用心温暖每个人,用爱联结每个社区”的价值主张下,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持续聚焦于生机社区、融合社区、韧性社区三大领域的社区发展,为构建更加和谐、包容、有活力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



其中,生机社区重点聚焦云南咖啡原产地,关注乡村发展体系建设;融合社区主要支持与残障友好、女性友好、动物友好、老龄友好等议题的社区发展类项目;韧性社区聚焦受到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重大影响的人群,构建危机情境下的社区恢复能力。

在生机社区领域,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透露,自2018年至今,星巴克已连续发起五期云南公益项目,累计承诺投入资金近4500万元,覆盖云南省三十余个咖啡种植村庄,直接受益咖农超过10000名。

融合社区板块,除了开启“第三人生”资助计划,星巴克中国还通过打造“咖啡+非遗”的新消费场景,在推广非遗文化的同时,也让更多乡村非遗女性通过非遗技艺就业增收。2023全年,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共计完成对1250名乡村非遗女性的培训赋能;共完成了90款创新非遗产品设计,其中59款产品完成打样生产;扶持了15家非遗团队的开设网店,并帮助其网店在跨境电商平台上上线。



星巴克中国方面透露,截至2024年12月,基金会已累计捐赠近4000万元人民币,围绕生机社区、融合社区、韧性社区三大领域发起了九个公益项目,包括灾害救助、推动残障融合就业、乡村妇女就业、推广非遗文化和推进友好社区建设等,受益人数约200000人,覆盖全国18个省市。

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公益项目,星巴克中国不仅为受助群体带来了实质性的帮助和改变,也积极倡导和推动了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的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