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的贬值和就业市场的不景气,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公务员、事业编这类体制内岗位当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但只有尝试过的同学才知道,无论是国考、省考还是事业编考试,现在的题目难度和竞争激烈程度,都远比大学生想象中的更加困难。

虽然体制内的岗位也在扩招,但面对考公人数的激增,多出来的那些岗位依旧呈现“狼多肉少”的局面,眼下想把体制内考试当成退路已经不现实了,多数能成功上岸的大学生,都是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备考上,再加上选岗的运气,才有有幸上岸理想岗位。

有些大学生在毕业后直接放弃就业,选择全年参加各种考试,不放弃任何一次有可能进入体制内的机会,本以为屡次尝试后的失败已经是最令人绝望的了,没想到真正绝望的不是考不上,而是自己明明有能力考上,却因为别的原因错失了上岸的机会。



“我都没见过生父,凭啥为他买单?”大学生质问政审员后原地愣住

大学生小张就是其中之一,小张是单亲家庭,父母在他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分开了,校长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一名人民警察,他也一直在为这一目标而努力着,毕业后小张没有选择就业,而是选择考警察类岗位的公务员。

为了这一目标小张可谓是付出了全部的努力,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他都表现的非常出色,可令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笔试、面试均成绩优异的他,竟然因为生父有过前科而被淘汰了。



当得知自己政审没有通过的那一刻,小张顿时感觉天都塌了,他不愿意相信这个结果,更不敢面对这个现实,政审不通过的考生,不仅意味着这次无缘公务员岗位了,也意味着以后不管他再怎么努力,都没有机会实现当警察的梦想了。

冲动之下,小张选择质问政审员——“我都没见过生父,凭啥要为他的错误买单”!而政审员给出的解释,让大学生校长当场愣在了原地:政审不是针对个人的,而是为了确保公务员队伍的严谨性和考核的公正性。



家长的错误,在考公的政审环节中,孩子也要为其买单,这不仅是一个警醒,更是一种震慑,做父母的在做出选择的时候,一定不要冲动,免得自己的错误影响了孩子的未来!小张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例子。

成年人在做出选择前应慎重,以免自己的错误让子女买单

笔者在网上还刷到了另一个帖子,角度换成了为人父母这边,该女子在婚后才知道,公婆有案底这回事,势必会影响自己的女儿以后考公,毕竟政审都是“查三代”的,爷爷奶奶有案底,考公肯定是没指望了。



虽然都说考公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对于做生意的父母来说,自然是希望女儿能争取考公,最起码工作稳定、待遇优厚,不用像自己这么累,可长辈有了案底之后,一切希望都被打破了。

可见成年人不仅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选择另一半、组建家庭之前,也要对另一半的家庭背景有所了解,该女子就是因为了解的不够全面,导致自己的女儿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无缘考公。



或许家长现在还能用“考公不是唯一的出路”来安慰自己,那么等到女儿长大成人之后呢?看着周围的同学都有机会考公改变命运,而自己却连努力的机会都没有,心里又怎么可能对父母没有怨言呢?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