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国外公务员吃饭也有食堂吗?情况为何与我国大不同!背后的理念又有何差异?
行政机关单位设有内部食堂,在我国完全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有方便人员就餐,控制成本以及保证食品安全等作用。但也存在部分明暗补贴以降低价格,实际公款吃喝超标浪费,甚至挪用其他款项维持运营的情况出现,从而引发争议。但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相应现象也得到遏制。
不过和国内普遍设置食堂不同,国外政府食堂虽然有一定存在但并不普遍。日本、德国等国家政府机构设有食堂。例如德国环境部食堂提供政府补贴的餐食,价格比私营餐馆低三分之一,且部长与普通职员共同用餐,无特殊待遇。东京政府食堂甚至对外开放,不设身份限制,以体现透明性。
但美英等多数西方国家的政府机构,通常不设食堂。美国公务员需要自带午餐或外出就餐,仅有少数机构,比如白宫这样特殊的总统官邸配备有厨师,但特朗普曾用麦当劳招待客人,显示西方国家公务餐饮的灵活性和低规格。
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国家对于公务人员吃喝行为看得很严,普遍采用精细化预算管理。部门内部设置食堂可能存在公款超标吃喝问题,进而会被视作贪污腐败。另一方面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导致西方人日常公务餐饮可以极其简单,比如美国公务员午餐多为自带三明治,完全没有设置食堂的必要。
另外国外普通公务员也并非“铁饭碗”,像美国公务员多为合同制,职业稳定性低于国内。在薪酬与福利方面的收入多与私企持平甚至更低,且隐性福利少。政府财政紧张时甚至可以裁员,也无意给公务人员设置专门的食堂作为餐饮福利。
不过一般对于日常餐饮和差旅还是会有相应的补助,但会严格限制标准。比如美国伙食补助按顿计算而非按天计算,以防止虚报,差旅住宿一般也是限制为三星级标准。加拿大安大略省规定办公区24公里内不得报销外餐,三餐报销最高标准也不得超过20加元。
至于像接待宴请等活动,德国规定公务员接受吃请不得超过15欧元,否则将面临纪律处分甚至刑事追责,瑞典副首相甚至曾因用公款购买个人食品辞职。多国更是将超标公款吃喝定为刑事犯罪。例如日本将超标接待入刑,意大利将公款吃喝定为贪污罪。日本政府规定,日常宴请每餐人均不超过5000日元,约合人民币250元不到,并且需公示用餐时间、地点及参与者。
美国更是会精打细算,通过"牙签法案"限制宴请形式,就是要求酒会食物仅需用牙签取食,还禁止游说团体请客。美国甚至规定官员宴请需国会审批,例如前财长招待外宾时自费酒水,是因为“国会未批准酒钱”。还有像接收礼品,德国规定超过30欧元需上交,芬兰更是规定收礼超过20欧元就需上交。
这些细化的吃喝宴请以及收礼要求,一方面是为了保持政府和官员的清廉,另一方面也是节省开支的表现。因此西方的公务人员对此也多半是谨小慎微,虽然不能说这样的方式不好。但实际上与确保公务人员绝对清廉,并无直接关系。西方特别是美国,政治人物接收政治献金,与商业资本进行政策利益交换等行为堪比贪污腐败,只是换了一个看似正当的程序而已。
看了西方政府公务部门食堂设置的情况,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人民网,在德国当公务员图个啥 http://paper.people.com.cn/zgjjzk/html/2009-09/14/content_343015.htm
中证网,盘点各国那些“寒酸”的公务员 https://www.cs.com.cn/xwzx/msxf/201302/t20130205_3853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