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张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和小小的血压计相伴,安徽医科大学2023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的娄琪玥同学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寒假。她报名参加了学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家乡合肥的医院协助医生诊疗,帮助患者测量血压、血糖、心率等基础检查。
“我来帮您取号!”“爷爷,您的就诊科室就在这层楼,我带您去。”寒假期间,在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24级王亚热情接待就医的患者。“来这里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他们有的行动不便,有的不会使用智能自助机,能够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我觉得既幸福又有意义。”王亚说。
返乡学生参与义诊志愿服务。安徽医科大学供图
从医疗导诊到社区治理,从健康宣教到招生宣传,从科技创新到劳动实践……今年寒假,安徽医科大学近万名学子深入基层一线,将所学知识融入日常,服务家乡百姓。
假期,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该校2023级麻醉学学生陈鸿正跟随医护团队学习动脉置管、气管留置等关键操作,熟悉超声评估、血气分析等仪器使用,协助整理ECMO患者监护记录,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深化专业认知。
来自该校公共卫生学院2022级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任子晴参加家乡安徽省阜阳市社区医院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导诊分诊、基础体检数据录入、慢性病健康档案整理等工作。她说:“这次实践让我重新认识了公共卫生专业知识的价值。门诊大厅此起彼伏的咨询声、家庭医生入户时居民信任的眼神,都成为最生动的职业教育课,也让我深刻体会到社区医生‘健康守门人’角色的重要意义。”
今年寒假,在导师指导下,该校科技创新“青苗计划”团队成员、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谈浩然带着团队的《改善女性健康》项目深入社区,向群众普及女性更年期的生理变化、心理发展及自我保护等关键知识,并通过发放宣传单、面对面访谈等形式收集问题,为研究成果的深化转化提供支持。
返乡学子在医院参与实践。安徽医科大学供图
该校护理学院2023级护理学专业的徐升同学在这个寒假当了一回“小老师”。他在合肥市肥西县的“五彩假期托管班”活动中,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带领小朋友们探索世界奥妙。
返乡学子在基层当“小老师”。受访者供图
此外,该校还充分发挥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学子重返高中母校开展招生宣传,近700名学子积极参与。该校巢湖临床医学院临床定向专业的吴宇畅便是其中一员,他向黄山市休宁中学的学弟学妹们展示安徽医科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优势学科、科研成果及校园生活,并结合自身的报考经验,帮助大家明晰未来专业选择的方向。
返乡学子在高中母校推介安徽医科大学。受访者供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