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老保险回本时间的问题,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进入2025年以后,弹性退休实施、病残津贴制度实施,这时候参加养老保险还划算吗?回本时间是多少?我们一起算一下。

首先从基本养老金方面看一下回本时间。

基本养老金回本有两部分回本方式,一是基础养老金部分,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


①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不存在亏本的可能。因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每缴费一个月,都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记入个人账户的。又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因此这一部分钱是不会亏本的。而且每年都会按照国家规定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记账利率又比银行存款利率高,所以也是比较划算的。

②基础养老金的回本方式。基础养老金的回本比较复杂,除了单纯每月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以外,还需要考虑到有过渡性养老金的情况、养老金的增长个人账户养老金回本后的问题、去世后的丧葬补助金抚恤金等等。

首先,如果我们只考虑基础养老金,按照缴费产生待遇情况的话。平均缴费指数是0.6~3的情况下(基本上相当于按照60%到300%档次缴费),每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领取0.8~2%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

如果以社会平均工资不变的标准来看,60%档次缴费的回本时间是108个月,而300%档次缴费的回本时间是216个月。这实际上也是养老保险制度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功能的一种体现。

第二,如果说退休时社平工资增长了一倍,回本时间就缩短了一半。如果考虑利息的话,就太复杂了。参加养老保险算一种投资,首先要考虑本金的问题。


第三,退休以后,养老金也会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安排进行增长,考虑到个人账户养老金不亏本,所以增长的钱数全部可以降低基础养老金的回本时间。


近年来的养老金增长速度确实不高,2024年是3%的水平,预计2025年也差不多。这种情况下,按10年计算缩短回本时间,一般也能缩短个一两年。

第四,过渡性养老金问题。过渡性养老金指的是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因为缺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积累的一种待遇补充,跟个人缴费没有关系。但相对于个人缴费的来说,也能够大大缩短回本时间。

第五,丧葬抚恤金待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2022年开始制定了统一的丧葬抚恤待遇,机关事业单位还没有纳入统筹,但有的地方待遇还不如企业。丧葬补助金目前是两个月的去世上年度所在省份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抚恤金标准一般是9~24个月(缴费15年以上)。按照11个月计算,全国的平均抚恤金标准大约是5万元左右,未来还会提高,回本时间最起码也会缩短2/3以上。

所以综合各项待遇来看,如果我们仅仅比较养老保险缴费和领取养老金总待遇的时间,实际上选择60%档次缴费省钱又划算。只要能领一两年养老金就不会亏本。而2023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8.6岁,未来还会逐渐提高,绝大部分人是会“赚”的。#养老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