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颜值爆棚”,那可能是下元站的“万花筒”,

要说“科技感满满”,或许是太原南站的“宇宙空间站”,

要论“氛围感”,可能是柳南站的“柳絮飞花”,

要数“丝滑到飞起”,还得是武宿站A口出去一眼看到T2航站楼,感觉马上就可以起飞……

2月20日上午,太原地铁1号线开通前夕,记者抢鲜试乘,体验了一把1号线带来的“太原范儿”。



▲1号线太原南站的“宇宙空间感”

关键词一:“贴心”

从五一广场站上车,映入眼帘的是门口的双握把杆。

众所周知坐地铁,最“惨”的位置,莫过于门口的地方,每一次到站,都会迎来上下人流的冲击,手掌恨不得与把杆牢牢粘在一起,才能保证自己屹立不倒。而在地铁1号线,门口的把杆由传统的单杆升级为双杆,这个小细节,让握杆的人压力分解,让人直呼“赞”!

漂亮柔软的木质婴儿床,干净的操作台、洗手池,柔软的沙发,在五一广场站,母婴室布置得格外贴心,而像这样的母婴室,在地铁1号线,全线有10个站点设有。

试乘中,可以看到,在太原站、太原南站等综合枢纽站,还增加了高铁车次咨询、行李临时寄存和乘客集合点标识等便利化服务。



▲1号线上的双握把杆

关键词二:“便捷”

出了地铁闸口,走到机场,到底需要几分钟?

打开手机秒表,从太原地铁1号线武宿1号2号航站楼站A口开始,大约需要一分半就能来到地面,隔着玻璃,就能看到路对面的2号航站楼,这是一个共用时约两分钟的路程,但这段测试最令人激动。因为,够快,快到一出站就能“原地起飞”,也因为,在这里,1号线赋予的空地联运,最为直观。

不仅是武宿飞机场,在太原南站,出了地铁闸口步行十几秒,就进入太原南站的东广场进站口,非常便利!



▲隔着玻璃就能看到2号航站楼

这一刻,太原地铁1号线完善立体交通网络,实现航空到地铁,高铁到地铁的无缝中转,对促进太原空间布局结构优化有了更为具象的表达。

2月22日,太原地铁1号线24个站点全部开通,1号线与2号线的交汇形成一个“力”字形的地铁骨架,市民的出行方式将更加便捷。



▲1号线五一广场站的母婴室

关键词三:“安全”

很多大片关于生死时速的情节,都喜欢在地铁里呈现,两车相向,或者人摔下站台……而现在,智能化让这一切只能发生在电影画面里。

在太原地铁2号线的“城轨云平台”“全自动运行”“人脸识别”等诸多“黑科技”的基础上,1号线增加了“聪明大脑”与“智慧眼睛”,再次升级了地铁的科技感与安全感。

1号线信号系统在2号线全自动运行系统基础上,采用了基于智能感知的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通过车与车之间的直接“对话”,使列车变得更聪明,具备了自主运算、自主规划、自主决策的能力。1号线线路所有电客车均配置了“列车鹰眼系统”,利用人工智能,通过雷达、摄像机等设备实时探测列车运行前方障碍物信息,替代了司机的眼睛,避免了列车撞人撞物风险。



▲中国铁建投资集团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管理部高级工程师安克选

“从最初期待的2024年12月开通,到现在的2025年2月份,太原地铁1号线又进行了近3个月的不载客试运行,可以说,非常安全。”中国铁建投资集团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管理部高级工程师安克选在现场介绍,节能降耗,网轨检测,在乘客肉眼看不到背后,有一支队伍已经为1号线的高质量运营服务做足准备。

2月22日,让我们一起解锁!

来源:山西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