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希望与梦想。通川区人大代表、达州市高级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川强化全面育人模式,完善教育人才培育机制,同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履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担当使命,推动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达州市高级中学的教学研讨会现场
“原来是备教法,今年加了一个备学法,大家一定要去贯彻落实,要教会学生怎么学,这是关键……”在达州市高级中学的教学研讨会上,刘川正围绕如何提升高中学生学习进度、开设“强基计划”先修课程、学科奥赛培训,对接高校自主招生需求与在校教师进行探讨。
刘川希望通过融入巴文化、红色教育等地方资源,打造出具有人文素养的特色课程。就办优办强高中教育,刘川提出了“2236”体系,即两种教育(习惯教育、责任教育)、两个样态(男学生绅士,女学生淑女)、三维评价(教师学生的积分制学分管理、学校管理的五星晋级评比、班级小组捆绑评价)、六模德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心理健康、法治教育、社会实践、家校合作)的全面育人模式。
美丽校园
“我希望通过‘2236’育人模式,着力培育学生基本素养、打造向善校园,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落实‘四自’管理、实施开放教育、强化‘三全育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川区人大代表、达州市高级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川说。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师人才队伍培育是关键。刘川提倡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完善青年教师定向培养机制。推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青蓝工程”的推动下,资深教师们不仅在教学技巧、班级管理等方面给予青年教师无私的帮助,还在师德师风、教育理念等更深层次上进行引领和熏陶。青年教师们则在资深教师的指导下,迅速成长,逐渐在教学岗位上崭露头角,成为学校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青蓝工程’为我们搭建了拜师学艺的桥梁,我们通过传帮带,快速站稳讲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师徒共研共进,让我受益匪浅。”达州市高级中学教师贾济萍说,“今后我将不负学校期许,师傅期望,为学生成才,为通川教育有更好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办优办强达高中教育,既是民生所盼,更是城市发展之需。人大代表履职尽责在办优办强高中教育的实践中绽放光彩。通川两会召开在即,刘川将围绕办优办强高中教育、提升优秀学生进入优质高校比例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刘川正在整理提案相关资料
通川区人大代表、达州市高级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川表示:“当下高考改革深入、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增长,通川区教育作为全市教育的重要力量,在多方面面临挑战。这份议案,一方面是为了积极顺应高考改革的趋势,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殷切期盼;另一方面,也是落实‘教育强市’战略的关键步骤。通过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我们致力于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切实回应人民对优质教育的美好期待。”
来源:达州融媒
编辑:王 月
编审:张 爽
总编:肖晓宏
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