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电池技术也即将来到新的阶段。

例如,上汽集团透露,他们计划在2026年实现全新一代固态电池的量产;

广汽集团也不甘示弱,在去年11月8日宣布,已经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的全流程制造工艺。

预计这款电池将在2026年正式装车,并首度搭载在昊铂车型上。



与此同时,奇瑞、丰田、lg 等公司也有类似的计划,或在2026年前后推出固态电池。

按照这个时间节点来看,很多人开始觉得,油车可能就不香了。

真是如此吗?

为了找到答案,我咨询了一些业内人士,答案竟然是这样……



01 固态电池的优势

首先他们表示,聊到燃油是否会被淘汰,先得搞懂固态电池有什么优势。

关于这点,多数人理解或许是“电车续航会更长”!

毕竟,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确实高,电动汽车的续航必然能因此得到提升。

这是大家最直接、最常听到的优势。

但背后的价值,远不止如此。

首先,固态电池最独特的优势,就是安全性大大提升了。

说白了,液态电池在遇到极端条件下(比如过热、短路等)可能会发生“热失控”,从而引发火灾或爆炸。

而固态电池采用的是固体电解质,没有易燃液体的成分,这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



其次,固态电池的使用寿命,也比液态电池长得多。

因为液态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发生电解质降解,导致电池性能衰退。

相比之下,固态电池的电解液变成固态的了,肯定能够承受更多的充放电循环。

这样一来,电池的寿命也延迟了,衰减问题也会大大的减少。



最后,固态电池在低温环境下表现更好。

说到底,液态电解液变成固态以后,再也不怕被“冻住”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方地区不能用电车这个问题,也会随之打破。

所以,固态电池的优势不仅仅是“续航更长”而已。

它将推动电动汽车向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的方向发展,彻底改变我们对电动汽车的认知。



02 对油车的冲击大吗?

固态电池的优势我们已经聊了,那接下来就得问问了:它对油车的冲击到底大不大?

从技术角度讲,固态电池确实像给电动汽车加装了“外挂”——续航更长、安全性更高、充电速度也大大提升。

就这个表现,传统的燃油车在硬实力上完全没得比。

说白了,谁不想拥有一辆既能跑得更远,又能更安全、充电更迅速的车呢?

但老实说,油车真的不香了吗?或许不然!

因为市场的调整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完成。



就拿消费者来说,虽然电动汽车在技术上取得了不少突破,可是大多数人对电动汽车的认知,依然停留在“贵”和“充电不方便”的阶段。

想要他们改变观念,可能要比想象的时间长多了。

此外,整个的供应链条和服务链条的转变也需要时间。

以零部件的生产商为例,不可能油车的产线都不要了,立刻去做新能源车的。

电池生产商也一样。

不可能把现有的液态电池产线丢掉,突然去押宝固态电池。



你看看宁德时代,95%以上的产线现在都在做液态电池,100%的利润也来自液态电池。

如果让它们在几年的时间里,把整个产业链推翻,转向固态电池,那个代价太昂贵了。

所以,别说2026年了,哪怕到2030年,这种调整都不一定能完全完成。

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的试错、磨合和调整,没人能保证一切都那么顺利。



总的来看就是,固态电池的到来,确实将电动汽车的未来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它让我们看到了更长的续航、更高的安全性,甚至是更适应极端天气的能力。

可是,市场的接受和生产链的调整,还需要一些时间。

更现实的问题可能还在于:

就算这一切都顺利,售价也不会便宜!

毕竟,新技术摆在这里,良品率、规模化都不行…

到时候,一块电池就要30万,别说淘汰燃油车了,可能豪华车市场都改变不了,不是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