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资助2146名学生的老人,跳楼自杀,起因竟是丢了7000元爱心款,他是经历了什么,为何如此脆弱?
这位在退休后的14年里,一直走在资助学生路上的老人,叫江诗信。
这天晚上饭点,江诗信没有如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餐桌前,他的老伴喊了好几句也没得到回应,便去房间找他。
看到整洁却空荡的房间,老伴心里突然“咯噔”一下,几乎同时,耳边传来一声沉闷的“咚”,接着便是人的尖叫声、吵杂声……
这些声音仿佛众水涌向江诗信的老伴,将她彻底淹没。时间拨回到两周前的下午。
这天下午,江诗信同往常一样在家里工作。他一边翻阅助学名单上的名字,一边校对打勾。
看着一个个需要资助的名字,他发现钱是这样的不经用。“再想想办法吧,肯定有法子的。”老人轻轻叹口气,又似乎在给自己鼓劲。
说来也巧,就在这时,有个自称是武昌区纪委书记的男子敲起了门。
他告诉江诗信,自己看到关于他的事迹,非常感动,想以个人的名义给这个爱心协会捐一笔钱。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老人高兴极了。他拉着这个男子兴奋地介绍起他资助的孩子们的情况,也向他坦言,目前正好需要一笔资金。
随后,这名男子将目光转移到江诗信一直随身背着的“爱心包”上。
老人告诉他,这个包虽然很旧了,但是结实,装东西也十分方便,他舍不得换一个新的。
一番谈话之后,这名男子声称有重要的会议要开,必须离开了。
目送男子离去后,江诗信如释重负地坐在椅子上,转头却发现自己的爱心包一下子干瘪了。
他几乎是哆嗦着打开包,果然,里面的7000元爱心款,居然不翼而飞!
江诗信这才意识到刚才的人是一个骗子,他又急又气,很快报了案。可是因为线索太少了,警方也只能安慰他等消息。
其实,他们都心知肚明,这钱,是回不来了。
几乎是第一时间,江诗信主动请求警方搜查自己以及他的一切账目明细,因为他担心有人会认为他私吞了这7000元,而自己掉进黄河洗不清。
他一边十分懊恼地责怪自己:“我真是老糊涂了啊,怎么能轻易相信别人呢?”
一边又忧心忡忡:“大家会不会认为是我在自导自演,私吞了这笔巨款啊?”
无论家人怎么安慰劝解,警方怎么相信他,江诗信却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
本来做这种慈善事业已让他承受巨大的压力,而这件事仿佛最后一棵稻草,轻松地将他压垮。
为了自证清明,他不惜失去自己的生命。
随着江诗信的离去,他14年如一日的慈善事业,点点滴滴,才浮现在大众眼前。
这个五十几岁从事业单位退休的老人,本可以拿着退休金安享晚年,但是却因为一次偶然的拍摄,从此走上了助学的“不归路”。这是怎么回事呢?
退休后的江诗信迷上了摄影,一次,他拿着相机打算记录家乡的变迁。
途中,遇到了一个衣衫褴褛、光着脚丫的小女孩,只见她赶着猪,走在一群刚放学的孩子后面。
江诗信主动上前关切地问道:“怎么不去上学啊?”女孩睁着一双大眼睛回答道:“我的爸爸死了,妈妈不见了,家里只有我和哥哥,没有钱上学。”
说着说着,这个女孩子大哭了起来,得知她很想上学,江诗信将身上的80元全部拿了出来,让她如愿进了学堂。
从小苦日子过来的江诗信有一颗比任何人都怜悯人的心肠,这个无意闯进他镜头的小女孩几乎改变了江诗信的后半生。
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地走上捐资助学的路。
从下决心要资助孩子上学那一天起,他就暗下决心:不管多么困难,一定要资助100个孩子走进学校,接受教育!
14年来,他穿着草鞋徒步了28万公里,足迹遍布3个省15个县市600多个村庄。
只为了走访学校和失学孩子家庭,为不能上学的孩子捐资,帮助他们走进校园。
他是如此用心“经营”这一份公益事业,以至于都没有时间和精力给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
当他在为别人的孩子不能上学心如焚烧,到处奔波时,却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一无所知。
他缩衣节食对自己和家人小气得近乎苛刻,却对大山里的孩子出手大方……
正是因为他的事迹,社会各界都深深被感动了,前后共有138个单位、900多人参与助学,总共资助了2164名失学孩子回到课堂。
正因如此,江诗信被尊称为“希望老人”。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样无私、纯洁的老人,也没有逃过恶人的眼目,最终因为丢失了7000元不惜跳楼结束生命。
“老江他太累了,这样也好,这次算是解脱了。”老伴望着他的遗体,动情地说。
随着江诗信的离去,网上有很多声音,有强烈谴责那个骗子的,有为江诗信的离开感到遗憾、不舍的,也有为江诗信家人感到伤心的。
因为这份公益事业,他亏欠家人的实在是太多了,包括他的愤然离去,何尝不是因为这份事业?
有人为他这一生不值,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