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分期付款,但你肯定没听说过分期发工资。
更好笑的是,这分期的工资,还得经过层层审批,才能提现。
1
2023年11月,王女士入职了一家叫蓝天餐饮的公司,从事传菜员的工作,月工资4500。
2024年5月,王女士多次询问领导,为何自己的工资提现申请总是不批准,领导数次以需要咨询公司财务人员等借口搪塞。
工作快半年了,王女士一毛钱都没拿到手。
她工资都在公司内部的“系统上”,需要提交提现申请,然后经过层层审批通过,才有可能会到达自己的银行卡上。
自己劳动换来的工资,却被公司牢牢的把持。
怎么想都不对劲的王女士,果断辞职,开启了向蓝天公司索要工资的“斗争”。
可在职时公司都不愿支付的工资,离职后怎么可能轻易让王女士“提现”呢!
多次索要无果后,王女士一纸诉状将公司告上法庭。
法庭审理发现,离职后王女士在该公司入驻人员系统上的账号里,可提现余额为13800元。
但平台的提现说明写着:提现、预支等申请仅在工作日进行审批。
王女士说平台的提现申请,审批权在蓝天公司手中,自己的多次申请从来没有被批准。
2024年7月,在蓝天公司收到法院传票之后,终于审批通过了王女士的提现申请,但一次只能提现1000元。
1000元到账后,平台显示王女士的账号余额还剩下12800元。
蓝天公司解释说:根据平台规则,劳动者只能以每笔1000元的方式分期提款,王女士的13800元,需要分14期发放。
王女士认为这是蓝天公司在故意刁难自己,于是向法院提出了要求对方一次结清的诉求。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王女士已经按照约定完成了劳务工作,享受获得劳务报酬的权利。
因此裁定蓝天公司需一次性支付全部劳务费。
王女士虽然胜诉了,但却感觉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她说自己从来没遇到过如此奇葩的公司,如此奇葩的工资支付方式。
打工人想要获得自己的劳动报酬,竟然还得提出申请,工资竟然还能够分期支付,简直闻所未闻。
那些依然在在蓝天公司工作的人,每次提现工资是不是都需要跪求领导审批,就像古代佃农向地主乞食那样呢?
2
企业难道不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合理吗?不知道这样做违反劳动法吗?
不,他们知道,他们比我们更懂法,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贪婪,所以他们想把打工人驯化成听话的“现代奴隶”,以便更大力度的剥削和压榨。
这种驯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我们每一个身处职场的打工人,都在被各种各样的形式驯化着。
而每隔一段时间出现的这个别职场奇闻轶事,只不过沧海一粟罢了。
职场的“进化”(改变),不过就是一场从“牛马精神”到“现代奴性”的驯化史。
3
请欣赏讽刺故事“职场驯化史”(虚拟故事,请勿对号入座)
摘要:让工位成为刑具,让加班成为祭品,让工资成为奖赏,我们终将成为老板们最满意的牲口!
一、职场PUA驯化:从"为你好"到"你要感恩"的洗脑闭环
"小王啊,我骂你那是器重你,外面多少人想挨骂都没机会呢。"
张总监揣着保温杯踱步到工位前,他茶杯里泡着的枸杞,比脑袋上的头发还多。
窗外CBD的霓虹灯,在他那油光发亮的额头上反射出了诡异的光斑,看起来像一位职场PUA“岳不群”(自宫练就葵花宝典的盖世高手)。
十多年前,"年轻人要多学习"是领导们常挂在嘴边的糖衣炮弹,那时的这句话至少还裹着层伪善的关怀。
如今已经进化成了:"没有我,你能有今天!"的终极形态。
某企业总裁前脚刚在行业峰会上痛斥离职员工"没有梦想";
转头却在董事会上炫耀"月薪5000,我就能让985硕士感恩戴德的每天工作20小时"的成本控制奇迹。
当代职场最大的行为艺术:就是把被剥削者,驯化成剥削自己的帮凶。
深夜的朋友圈里,市场部Lucy有意晒出《向上管理》读书笔记,并配文"感恩遇见好领导"。
殊不知这本领导赠予的书里,所谓的"高情商话术",不过是把"去他妈的"翻译成"好的,我再优化一版"的摩斯密码。
人力系统显示,她已连续89天在凌晨提交日报,颈椎牵引器在工位抽屉里结出了蛛网。
以前总以为“把你卖了,你还傻乎乎的数钱”是一句玩笑话,如今却难以笑出来了。
二、形式主义登峰造极:PPT造“永动机”的荒诞美学
"这个季度的底层逻辑是要打通生态闭环,用差异化抓手,赋能垂直赛道!"
会议室里回荡着魔幻现实主义的口号,市场总监Jason的白衬衫领口已泛起黄边。
他身后的大屏上,136页PPT正在自动播放,第87页的柱状图,用的却是2021年数据来论证2025的年战略成功。
让最强大的AI生成废话的速度,都没他花29800元报的MBA课程快。
从手写台账升级到智能协同文档之后,无效工作量暴增300%。
行政Linda第7次修改会议纪要,终于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她把"空调坏了"扩写成:
"鉴于当前环境温控系统处于非预期性效能停滞阶段,建议启动跨部门协同响应机制......"
领导批示:很好,下次要更量化些。
"当‘专业’沦为形容词的鬼打墙,打工人的宿命就是在辞海里溺水而亡。"
最荒诞的黑色幽默,发生在周五下班前。
全员收到通知:为了激发创新思维,请用公司模板提交一个"跳出盒子思考"的方案,字体字号错误者扣除季度奖金。
一名新来的实习生,故意把自己的辞职信按照模板提交了上去,却意外得到领导赞许,被表彰为"深刻领会企业文化的典范"。
三、年龄歧视与代际剥削:从"优化"到"毕业"的暴力修辞
38岁被“优化”的程序员老陈,在美团众包按下"接单"键时,手机弹出一条推送:
《45岁清华学霸转行外卖员,终身学习铸就人生第二春!》。
80后被嫌"油腻跟不上时代",90后被骂"精致利己没狼性",00后被讽"躺平摆烂不抗压"。
某大厂上线了一套"35岁预警系统",HR看着系统里密密麻麻的红点感叹:"这么多人集体“毕业”,这个月得加班了!"
我们就像超市货架上的临期“罐头”一样,每个年龄段的打工人都被贴上了标签,在焦虑的等待“过期”的倒计时。
年龄歧视的本质:是把人,异化为保质期不同的罐头、瓜子、八宝粥,而老板们永远在追逐最新鲜的垃圾食品。
深夜的职业技能培训班里,55岁的保洁张姐正在学习《元宇宙时代的清洁工情商课》。
她不知道这是某退休返聘计划的新套路,就像年轻人不知道"管培生"的终极归宿是成为"灵活用工"的预备役。
四、工作与生活的完美失衡:从"狼性文化"到"牲口经济"
"各位家人,临时通知今晚进行头脑风暴,带好洗漱用品哦~"
工作群弹出消息时,设计师Marry正在儿童病房给女儿喂粥,她快速回复"收到"。
某公司发布新规:每月"自愿"加班超100小时可兑换董事长签名版《奋斗者宣言》,集齐七本可召唤HR谈心。
996进化成"灵活办公"的过程,堪比把绞刑架改造成自动按摩椅。
深圳某公司给全员发放"颈椎牵引工位",宣传稿里赞扬着:"让员工在通宵改稿时保持优雅体态";
杭州直播基地给女主播植入皮下芯片,美其名曰"实时监测事业激情值"。
当代职场最伟大的发明,是把‘自愿’变成道德绑架的遮羞布,把‘福报’炼成锁死尊严的捆仙绳。
凌晨一点的写字楼依然灯火通明,保洁阿姨拖着水桶走过长廊,桶里晃动的涟漪中倒映着无数张苍白的脸。
他们脖子上的工牌随风晃动,像极了牲口耳朵上的检疫标签。
五、心理操控的终极形态:把反抗变成驯化素材
收到一个快递,拆开一看是‘反内卷先锋’的牌匾,看到底部的公司署名,00后小赵苦笑起来。
三个月前他因拒绝加班被辞退,维权视频点击破百万,如今又收到了公司嘲讽的“牌匾”。
前同事说:公司把他的故事改编成了《职场逆商培训课》,他那封怒骂领导的辞职信,正印在企业文化衫上作为"00后训狗指南"的配套教具,提醒着每一个员工。
为了恶心那些反抗企业驯化的打工人,某茶饮推出"精神离职套餐",某企业发布《不接受驯化就是忘恩负义》手册,某视频网站《牛马生活规范参考》。
最讽刺的是某大厂推出的"心理健康关怀系统",能根据你的骂娘频率自动推送心理咨询广告。
当反抗成为橱窗里的标本,驯化目标已经真正达成;
4
终极形态驯化完成
这场持续多年的职场驯化,终于培育出最完美的未来奴工:
他们会在凌晨三点的被窝里秒回"好的收到",能把PUA话术倒背如流,能把企业的制度当作圣旨一样遵守,甚至给监控摄像头起名叫"福报之眼"。
5
当我们撕开"进化"的糖衣时
这样的"职场进化史",不过是把皮鞭换成KPI,将镣铐升级成OKR的进程。
那些高悬在办公区上方的"人性化管理"标语,像极了屠宰场门口"人道主义屠宰"的认证证书。
当加班成为常态,我们是否还记得朝九晚五本该是种权利?
当月薪永远追不上房价时,可曾意识到"福报"这个词早已被资本偷换了概念?
那些被智能系统精准计算的如厕时间、被AI优化的午休时长,正在把打工人驯化成最完美的生产原材料。
你,
上次看见晚霞是什么时候?
上次准点下班是什么时候?
上次不用写日报周报的人生,是不是还要追溯到学生时代?
当工牌成为新时代的刺青,我们究竟是在进化,还是在给现代奴隶制镶金边?
谨以此文,致敬每一个被职场恶心着的/恶心过的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