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访美代价太大,赔了夫人又折兵,被特朗普塞下一堆订单后,最想办的事却完全没音讯。“被迫买单”的印度,或许还得停滞4年。
莫迪和特朗普
日前,印度《印刷报》网站发布文章称,莫迪此次访问美国,表面上是作为最早前往白宫的领导人之一“风光无限”,但实际上,此访却是毫无进展。两位领导人不过是将以前美印之间的协议“重新命名”,但两国关系却停滞不前,并且双方并没有推动关系向前发展的想法。
印媒表示,近二十年来,印度的愿望都没有改变,只是想要更多的高科技转让。但是,这一要求不断受到质疑,美国如何才能真正帮到印度,在技术能力方面的发展,这在此次访问过程中,只是被一笔带过。
印度车间
文章分析称,之所以会造成这一局面,就是因为印度几乎无法提供任何回报,而特朗普是绝对的“商人思维”,任何投资都必须要看到前景。
更何况,特朗普现在更关注其他问题,例如获得更好的贸易数据,而不是让美国面临新的战略挑战。这一点莫迪也非常清楚,也想借用这一点,拿到印度想要的。所以,此次莫迪访美最大的特点,就是“买买买”。
印度
在双方的联合声明中,美印首先确定了中长期的贸易目标,将两国未来的贸易发展牢牢绑定,随后莫迪就开始了“让利行动”。
声明中提到,印度将会立即采取措施,以解决特朗普所在意的贸易壁垒问题,降低对美国出口印度产品的关税,同时增加美国的出口数额。简单来说,美国产品的税得少收,但美国生产的商品还得多买点。
更关键的是,莫迪还宣布了,要继续增加对美国的绿地投资。声明中写道,是双方互相投资,但实际上,基本是印度对美国进行投资。
印度公司要为美国的钢铁制造、铝成品生产等领域投资。据悉,这些投资能够进一步拉动美国的就业率,这也是特朗普最想要的。
印度农民
显然,这份联合声明中,印度能得到的少之又少,莫迪如今就是在“投美所好”,目的自然就是想要维持好美印关系,以便印度能得到最想要的高科技转让。
当前,印度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传统农业和低附加值制造业。高科技转让能够帮助印度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工农业向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使更多的印度人从事高附加值的工作。
莫迪
更关键的是,高科技产业,意味着需要多样化的人才,包括软件开发、工程设计、数据分析等领域的专业人士。
这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印度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术能力。印度想要的,是借着高科技转让,实现相关的配套行业,如物流、市场营销等领域的全新增长。
莫迪当局的规划确实很清晰,但特朗普显然不愿意让印度如愿。在“美国优先”的原则下,印度想要从美方手中拿到想要的,恐怕还得用更多“被迫买单”的利益交换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