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想写一篇《三国战纪》初代的攻略文,但因为平时工作较忙,仅剩的一点儿时间还得绞尽脑汁写一些平台容易推荐的文章,每次光是想题目都得抓掉一大把头发,结果粉丝没涨多少,收益也一天不如一天了,所以最近就豁出去了,不再为流量而烦恼,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才最重要,大家喜欢就看看,不喜欢我留着自己回忆就好了。
初代《三国战纪》主要存在4个广为人知的版本(风云再起玩法较为另类,这里就不提了),分别是V100(JAPANESE BOARD)、V115、V117、V119。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上曾有传闻的V112测试版,在现实的市面上并无踪迹可循,至少就目前的市场流通情况来看,作者本人未曾见过该版本。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聊一下这几个版本:
一、V100版本
《三国战纪》最早推出的版本为日文版,这个版本因特殊的设定,玩家若使用模拟器调取隐藏人物的话,只能依靠通用密码来实现,像诸葛亮的调取密码即为DCBBC上下上下。而且该版本堪称所有版本里BUG最多的一款,或许是由于当年上市过于仓促,测试人员尚未有充足时间去排查游戏内潜藏的各类BUG。其中最为玩家所熟知的BUG有两处:一是诸葛亮在手持四剑状态下施展66A攻击敌人时,即便敌人未被击中,也会无故倒地;二是广为流传的无限道具BUG,这个BUG严重影响了游戏平衡性。从机板的市场分布情况来看,该版本在中国的持有量相对稀少,鲜少能见到其踪迹。
二、V115版本
这一版是在中国发售的最初版本,但玩过这个版本的玩家却不算太多,更多人玩的还是V117版。V115版本针对V100版本做出了不少关键改进,像诸葛亮的四剑BUG以及部分容易引发死机的BUG都被修正了,使得游戏的流畅性与稳定性大幅提升,然而备受瞩目的无限道具BUG却依旧存在,除此之外,其余游戏特性基本与前版保持一致。
三、V117版本
在初代《三国战纪》的系列版本之中,V117版本堪称是V119版本出现之前最为完美的一个版本了,其普及程度在国内市场独占鳌头,自V117版本推出后,国内绝大多数的游戏厅都在第一时间将正在使用的旧版本替换下来,是当时街机厅绝对的热门。
不可否认该版本依然存在不少BUG,不过绝大多数都处于无碍游戏正常推进的范畴。最关键的是它终于修正了此前饱受街机厅老板诟病的无限道具BUG,使得游戏的平衡性大幅提升,老玩家们只好苦练技术,合理规划道具的使用次数,同时新手玩家的投币次数也变得更多了,这算得上是一个双赢的版本。
四、正宗PLUS版本(V119)
继V117后又一作出大修改的版本,故此许多玩家认为该版本应该是IGS为风云再起而做的测试版本,让玩家提早适应风云。加入风云式的连技系统使连技更加多样化,再不是AAAA的无限连,而该版本的游戏难度也比前几个版本大,当中还有一些和旧版本不同的细微之处。据说自正宗PLUS出现后,117版本亦逐渐消失。
继备受欢迎的V117版本之后,《三国战纪》又诞生了一个具有重大革新意义的版本——正宗PLUS。由于它做出了诸多大幅度的修改,致使不少玩家都在揣测它极有可能是IGS公司为后续推出的《风云再起》所精心打造的测试版本,目的在于让玩家提前熟悉风云系列的全新玩法。
在玩法机制上,正宗PLUS引入了风云式的连技系统,彻底改变了以往游戏中单调的AAAA无限连模式,使得玩家在战斗中的连技组合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但难度方面也较之前的几个版本有了显著提升。
据说自从正宗PLUS版本登场亮相后,曾经风靡一时的V117版本也逐渐淡出玩家视野,其在游戏厅中的占有率也日益减少。
这一版本作者特别喜欢用貂蝉将BOSS堵在墙角,一套曝气加连击,打的BOSS无法起身,那感觉简直爽歪歪。
相较于《三国战纪》之前的各个版本,正宗PLUS版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在视觉呈现方面,血槽颜色焕然一新,摒弃了旧版标志性的黄色,转而采用清新醒目的绿色,使对战中的血量监测更加直观清晰。
其二,选人画面经历了精心重构,与旧版本形成鲜明对比,玩家可以直接从选人界面选取之前需要秘籍才能调出的隐藏角色。
其三,角色阵容得到扩充,新增了诸如魔法张飞、白甲黄忠等新角色。
其四,玩法机制迎来重大革新,融入了风云式的连技系统,涵盖前撞连、转身连、蹲下连等多样化的连招方式,使对战的趣味性与竞技性飙升。
其五,部分经典人物的招式也得到精细打磨。以马超为例,其28A招式新增冰鹰特效,攻击范围与威力大幅提升;赵云的236A招式在最后一下会将枪飞掷而出,出其不意给予敌人重创,这些改动让角色的操作性更强。
其六,道具使用规则有了新变化,如沙漏在倒数10秒前是处于禁用状态的,且使用后增加的时间上限固定为28秒而非之前的99秒。
其七,整体难度大幅上升,无论是BOSS还是小兵,出招套路都更加难以捉摸;小兵的协同作战能力也变得更强了。
大家当年更喜欢玩哪个版本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