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姗姗)2月15日,北京市海淀区培英小学举行第二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教师暨家长导师培训结业式。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培英小学党总支书记祝莉娟等领导出席活动,并为23位班主任颁发首都首批“市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师暨家长导师”荣誉证书。这标志着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开展的“家长导师制”项目研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培英小学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在家校共育领域的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
研修成果显著,家校共育再上新台阶
家长导师制建设是北京市大思政课建设和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任务清单之一,2024年开始推进实施。受市委教育工委委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积极推进“家长导师制”项目试点校建设,海淀区培英小学是首批试点学校。该校始终秉持“智乐教育”理念,深入推进家校共育工作。自2022年10月启动首期研修项目以来,培英小学在家校共育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为项目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首期17位结业班主任,自2023年10月份以来开展近30次一对一的家长接待日活动,累计接待家长60余人次,为小学1—6年级学生家长举办了28场家庭教育沙龙,惠及700余位家长,有效搭建了家校沟通桥梁。
第二期研修项目在首期基础上进一步深化,23位班主任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和反思总结,圆满完成了研修任务。结业后,他们将继续通过家长接待日、家庭教育沙龙等多种形式,为家长提供专业指导服务,推动家校共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谢春风
结业仪式隆重举行,家校共育走上新起点
结业仪式上,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对班主任们提出了殷切期望。他强调,立德树人的根基在家庭,勉励老师们常怀仁爱敬畏之心,通过专业学习实现从“学生导师”到“家长导师”的跨越。他特别指出,班主任要深入家访,全面了解学生成长环境,为家长提供精准的家庭教育指导,真正成为家长的育人导师。谢春风表示,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海淀区教育两委高度重视“家长导师制”项目的推进工作,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将继续深化研究,为全市家校共育工作提供专业支撑。
培英小学党总支书记祝莉娟感谢了班主任们利用休息时间参与专业研修,并勉励大家继续深化家校共育专题学习与实践,完成“学生成长导师”到“学生导师+家长导师”的双重身份转变,争做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大先生”。祝莉娟表示,两期研修项目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北京市教委、海淀区教委的正确领导和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海淀区教科院的大力支持,学校将继续推进家校共育工作,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祝莉娟
研修覆盖全体班主任,家校共育迈向新阶段
作为北京市“家长导师制”项目首批试点单位,培英小学两期研修项目已实现班主任全覆盖,标志着学校在家校共育领域的探索进入新阶段。参训教师普遍反映,通过系统研修不仅提升了专业素养,更明确了作为“家长导师”的责任与使命。他们感谢学校提供的专业学习平台,并表示将继续努力,为家校共育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祝莉娟表示,培英小学将继续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智乐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深化班主任专业成长,以“家长导师”的高标准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助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将与家长携手,共同营造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不懈努力,为全市家校共育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谢春风则表示,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将持续推进“家长导师制”项目研究,扩大试点范围,为构建首都特色家校共育体系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