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下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南方医科大学协办的南方高教讲堂第2场开讲,本场主题为“聚焦医学课堂深层变革,探索‘新医科’创新人才培养”。活动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孙丽昕研究员主持。活动在广东教育Plus、广东教育研究、广东教育传媒等平台进行同步播出,截至活动结束,点播量累计14.61次。
孙丽昕作活动介绍。她表示,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医学教育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医学教育还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亟需优化、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医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各层次、各类型的医学人才如何培养,体制机制如何改革,以更好适应我国“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的发展需求,为健康中国筑牢人才基础,需要医学院校多方参与、积极探索。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要“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深入推进新医科建设,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证。活动以“进一步深化广东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以赛促教’效果”为目的,深度挖掘青教赛成果,通过教学展示、专家点评、学术沙龙和专题报告等环节,从青年教师在医学课堂变革的实践切入,开展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深化本科医学教育变革的学术研讨和专家讲座,助力我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赋能新医科建设。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孙丽昕研究员作活动介绍
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叔文教授致辞。他认为,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对于培养卓越医学人才、建设健康中国及教育强国意义深远。培养具有综合知识与技能的卓越医师的关键在于教师,医学教师特别是青年医学教师的培养尤为重要。南方医科大学作为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建设一流医科大学,高度重视医学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创新,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推动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医疗卫生全面发展,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卓越医学人才不断努力。
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叔文教授致欢迎辞
教学展示由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主任医师、广东省第六届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李志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主任医师、广东省第六届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获得者王媛媛呈现。李志尚从“会‘头晕’的止痛药?”病例引出急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深入讲解其诊治原则和急救处理,又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了这一急症;王媛媛围绕“头号杀手——肺癌”应对的难点和重点展开教学,详细介绍了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
李志尚老师现场教学展示
王媛媛老师现场教学展示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琪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郑维扬教授对教学展示进行交流点评。两位专家从课程分析、课程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设计、教学艺术、课程思政等多角度、多维度为我们揭示了医学课堂变革实践探索的主要机理,认为李志尚和王媛媛两位老师,在教学展示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有效贯穿,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是两场非常精彩、精湛的教学示范。
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主任万成松教授主持学术沙龙,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琪教授,深圳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子梅教授,暨南大学医学部医学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孙立教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彭忠兴教授参与研讨。专家聚焦关键词新医科,探讨全面深化“新医科”建设的本质和意义、实践探索及趋势;聚焦关键词课堂革命,探讨医学课堂深层变革的意义和目标、如何实现医学课堂深层变革、如何引导教师开展课程创新,引发我们对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更深入的思考。
学术沙龙研讨现场
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叔文教授作专题报告《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从国家战略、时代使命、医学教育自身发展等角度,深刻剖析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解析新医科建设的内涵、要点、特征、原则和目标,以“40年坚守与创新:现代临床应用解剖学育人实践”成果奖实例为例,诠释了南方医科大学在新医科建设的持续探索与实践,提出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的五项重点举措和方向。
最后,孙丽昕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表示,推动医学课堂深层变革,探索‘新医科’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打造我省高校医科青年教师教学展示与交流平台,期待更多的医学教育者积极参与和实践。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编辑:广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