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回复 品牌 免费送你《135本品牌营销必读书》
作者 | 王晖 来源 | 首席品牌观察
“9块9一杯的咖啡,到底还能撑多久?”
这个问题,去年咖啡行业在问,今年,打工人也开始犯嘀咕了。
如今打开“9.9元王者”瑞幸咖啡的点单小程序,即使是在“每周9.9元”专区,会发现9.9元一杯的饮品已经屈指可数,除了轻轻茉莉、燕麦拿铁、标准美式等,不少单品的9.9元价格后都显示“+3元”。
▶图源:瑞幸咖啡小程序
“续命水”涨价,而且一次性加价3块钱,这对打工人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只是,涨价的背后,或许并不是瑞幸咖啡不想让“瑞门”薅羊毛了,而是这价格战真的打不动了。
咖啡豆涨价,比黄金还疯
最近全网都在讨论黄金涨疯了,疯到五年前《哪吒1》的联名手镯都成了理财产品,当时60g左右售价2.8万的纯金手镯,按目前金价来算,价格翻了好几倍。
只是,对不少打工人来说,黄金是奢侈品,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另一个涨价消息才是“天塌了”的程度。
那就是咖啡豆的价格飙升。
根据数据,2024年全年,美国ICE咖啡期货价格累计涨幅高达70%。这一涨幅到底有多猛?同一周期,伦敦市场现货黄金的涨幅仅为27.22%。
也就是说,2024年,咖啡豆价格涨得比黄金还夸张,你手里的咖啡豆,比黄金还能“升值”。
2025年开年,咖啡豆涨价的趋势并没有停止。
2月6日,美国ICE交易所的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首次突破400美分/磅大关,巴西现货价格更是单日飙涨8.7%。Wind数据显示,2月14日,COMEX黄金期货报收2893.7美元/盎司,2024年以来上涨近40%。
“极端天气”是引发咖啡豆涨价的罪魁祸首。
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豆产地,去年先是遭遇70年一遇的大旱,咖啡树差点晒成“干柴”,接着又被暴雨狂浇,咖啡豆产量直接暴跌12%。
而越南的罗布斯塔豆也不省心,连续三年干旱加台风,产量缩水10%-16%。
▶图源:豆包AI
两大主产国的集体“摆烂”,让咖啡豆瞬间成了稀缺资源,价格直接坐上火箭。
此外,其他各种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让咖啡豆的进口成本雪上加霜,而海洋运输费用又最后补了一刀,以前运一集装箱咖啡豆,可能只要几千块,现在要花费上万元。
当一杯咖啡还没喝到嘴里,成本就已经涨了20%,最痛心疾首的是咖啡店老板,有人哭诉:“现在买豆子像炒股,半个月涨一次价,再这么下去,咖啡机都要当废铁卖了!”
9.9元咖啡还卷得动吗?
都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当运营成本上涨,缩小了品牌的利润空间,我们常见的一个做法就是,把产品价格打上去。
蜜雪冰城、麦当劳、肯德基、康师傅等知名餐饮品牌的涨价声明中,无一不出现了“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一让人无法反驳的理由。
但是,当咖啡豆价格上涨到了离谱的程度,我们会发现,国内各大咖啡品牌对“涨价”的积极性并不高,谁都不想做先涨价的那一个。
目前,背靠蜜雪冰城这棵大树的幸运咖,并没有涨价迹象;星巴克中国、Tims天好中国、M Stand等咖啡品牌在回应媒体时也均表示,并未受此次咖啡豆涨价风波影响。
▶图源:星巴克中国官微
现制咖啡品牌不涨价的底气,或许在于,咖啡豆成本增加对品牌影响并不大。
国金证券在2024年4月的一篇研报中曾提到,一杯咖啡中生豆成本仅占4%左右,租金和人力相关成本是决定咖啡价格底限更重要的因素。其中,租金成本占比超过25%,人力相关成本 (包括行政、劳动力、运营) 合计接近30%。
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也明确表示,“原材料成本是一杯咖啡的一部分,咖啡豆的成本又是原材料成本的一部分。咖啡豆的涨价会造成成本上升,但这个成本对整杯咖啡的成本并不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我们还是会坚持‘9.9元’策略,不会有任何涨价的动作。”
▶图源:库迪咖啡官微
当然,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涨价契机,各大咖啡品牌不涨价的另一个原因是,此前轰轰烈烈的“价格战”,已经培养出了大众对于低价咖啡的消费习惯。
一项调查就显示,近80%的人只愿意为10-20元的咖啡买单,超过25元的“贵族咖啡”只有4%的人买账。
尤其在消费降级的当下,可以说“谁先涨价谁先死”。
所以,我们看到,瑞幸咖啡的涨价相当低调,并依然在用“9.9时代”的标签留住对价格敏感的顾客。
谁能笑到最后?
事实上,近两年来,各个咖啡品牌的日子并不好过。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近一年新增咖啡门店77083,净增长42450家,净增长率达55.07%,有超3万家门店消失。
这种局面在2024年表现更为严峻。
截至2024年12月,咖啡行业近一年新开门店62430家,净增长16986家。换句话说,去年一年咖啡行业净增长率仅为27.21%,有45444家咖啡门店消失。
陷入“闭店潮”的不乏COSTA COFFEE、上岛咖啡、太平洋咖啡等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但更惨的是一些中小规模的新兴品牌 。
据统计,本来不该有·鲜果咖啡2024年门店减少190家,直接腰斩,Seesaw咖啡门店仅剩56家,2020年 创立的FELICITY ORIGIN果咖,如今门店仅有11家。
▶图源:太平洋咖啡官微
当咖啡行业由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行业的竞争日益残酷,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尤其在价格内卷下,没有雄厚财力支持的腰部品牌,很难生存下去。
而2024年的“咖啡豆涨价风波”,又加重了这些中小品牌的艰难处境。
瑞幸咖啡、星巴克、库迪咖啡等品牌还可以在供应链上下功夫,比如和咖啡豆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锁定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即使市场上咖啡豆价格波动,也能按合同价格采购,不用担心成本突然大幅增加。
但没有囤货能力的小咖啡馆,要么改用云南豆“曲线救国”,要么只能含泪涨价,结果客人跑光了,只能关门大吉。
有专家预测,咖啡豆的高价至少会持续到2025年底。
这意味着,2025年,咖啡行业将有一次大洗牌,靠着囤货和供应链优势的大型连锁品牌,拼的是用户粘性和忠诚度,而根基不深的中小玩家,熬过这场寒冬就是胜利。
当然,如果比惨,每天靠咖啡续命的打工人也不遑多让。
不过,这也带来了新的商机。比如有人已经开始“咖啡降级”,投入了速溶咖啡的怀抱;有人下单了咖啡壶,用性价比更高的“手冲咖啡”保住钱包。
毕竟,对于工资不涨的打工人而言,当喝不起现制咖啡时,这瘾就可以戒掉了。
*编排 | 三木 审核 | 三木
品牌最新资讯,尽在【首席品牌观察】↓↓↓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添加备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