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在某个时刻,突然会觉得人生没什么意思,渴望改变一下?
当然了,谁不想呢?尝试一些异想天开的事情,只是想看看会发生什么。就算害怕受伤,就算做过之后会后悔,可是总忍不住想试试看。
这里有十个过着“公式化”生活的古人——寻医问药的少女、被梦境纠缠的小伙子、呼出美妙音乐的市民、考验弟子的道士、寻找高手的书生、能出入图画的工匠、变成老虎的烧炭工、遭遇爱情危机的首领、捉星星下凡的和尚、撞破天机的小木匠——他们将被某个闪念所俘获,脱离按部就班的生活轨道,迎接各自的奇遇……
十个短篇故事,素材源自唐代经典笔记体小说,还原唐代市井生活气息。
作为一本内容包罗万象的志怪小说集,《酉阳杂俎》被鲁迅先生誉为“所涉既广,遂多珍异”。作者叶行一选取其中十则为灵感来源,在故事原型的基础上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用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还原唐代市井巷陌热腾腾的生活气息。
作者以当代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复兴传统典籍,书写普通人对挣脱庸碌的渴望与对人生航向的迷惘。
当主人公们见证期待已久的奇迹时,却没有能力作为普通人与“游戏规则”抗衡,或是无力自持,终被人性的暗面腐蚀。十个短篇故事,篇篇情节奇幻、结局耐人寻味。
唐代逸事的三重“裂变”
书名中的“变形记”可从三种层面上解读:其一指以传统典籍《酉阳杂俎》为原型的重构;其二指情节发展,十篇故事的主人公们或是得到某种异能,或是遇到一点小问题,于是纷纷脱离循规蹈矩的日常,体验了一段离奇的、变形的人生经历;其三如本书《后记》所言,作者将当代生活中的各种感受送给主人公们,用当代人的情绪推动情节发展,因此主人公们对奇遇的种种反应让人颇有代入感,可以说当下读者通过本书能获取“人生变形”的体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书籍实拍图
《唐人变形记》试读
王用是个长得黝黑、身体结实的小个子,世代做着山民,除了伐木烧炭,也干一些别的营生,天气暖和时他和弟弟上山采药,偶尔也设夹子捕猎,收获却不多,只能捕到一些野兔、麂子,有时候什么都没有。有一年冬天下了场很大的雪,一只野鸡落到他们的院子里飞不起来,洁白的雪地上,这只五彩斑斓的野鸡是那么显眼,它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想觅一点食物。王用拿网捉住了它,把它变成食物,又用尾部的羽毛给孩子做成装饰,这件事一家人念叨了好久。
他们并不富裕,为了生活,什么事都要全力以赴,却过得和睦平静。可上天并不太眷顾他们,反而厄运莫名其妙地来临。那是一个初秋的清晨,王用像往常一样在山上烧炭,他仰望着天空,突然感觉身体里有咯咯啦啦的响动,像是骨头在裂开似的,接着肌肉开始胀痛,身体不断膨胀,撑得衣服吱吱啦啦地裂开,很快被撑破的衣服里露出黄白相间毛茸茸的身子,一只尾巴也从屁股后面伸了出来,片刻的工夫,王用竟变成了一只吊睛白额的老虎。他在炭窑前徘徊一阵,然后一声长啸,就纵身奔向了大山的深处。
发生这样的事,实在令人难以接受,是王用得罪神灵了吗?还是干了什么不光彩的事?一家人惶惶不安,村里的乡邻也纷纷表示担忧,他们请来了一个巫师,连做几天的法事祈求上苍原谅,也祈祷成了老虎的王用不要伤害大家。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祈祷起了作用,全村一切如常,只是再也没有了王用的消息。
他去哪了呢?自从王用变成老虎以后,常常能听到各种消息,有人说,在蒲州的五老峰见过一只大虫,总是白天出没在山崖上,看见人就远远地躲开,从来没有对任何人骚扰过,像是通人性。又有人说,在华山也见过一只,行为也差不多。这些传言中的老虎一会儿在这,一会儿在那,相隔又是那么远,也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王用,让一家人也无所适从。
几年后的一天清晨,王用的妻子打开门,发现院子里躺了一只獐鹿,獐鹿奄奄一息,脖子上有被什么撕咬的伤痕,血凝固在它褐色的皮毛上和地上。它像那年冬天突然光临的野鸡一样,成了一家人的美食,可是谁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来到这里。等他们吃完这只獐鹿,没有几天,院子里又多了一只,同样脖子上有撕咬的伤痕,这自然让人联想到做这件事的是某个比獐鹿更强悍的动物。
为什么总是扔进自家的院子呢?会是变成老虎的王用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寒冬很快来了,大雪纷飞,院子里再也没有了獐鹿。他现在过得怎么样呢?有没有东西吃?看着白茫茫的大地,王用的妻子寝食难安,一个冬天都心神不定。到了春天,王用的弟弟王遣就请求一个猎人朋友帮忙,翻遍附近的几座山,也没见到任何踪影,也询问过其他的村子,都没听说有老虎出没。他去哪了?会不会发生什么事?不过家人悬起的心很快就放下了,又一个清晨,院子里像往常一样多了一只獐鹿。
日子一天天往前,孩子们渐渐长大,王用最大的女儿要出嫁了,那几天家里张灯结彩,请了很多人来张罗。出嫁的头一天,院子里突然多了两头野猪,野猪可太大了,一头足足有四五百斤,这样的庞然大物,也不知道是怎么拖进院子的。大家心照不宣,把野猪肉当成婚礼那天的重头菜,来道贺的乡邻吃了三天的流水席,才把野猪肉吃完。
转眼,女儿的孩子也出世了。女儿坚持要把孩子给外公看一眼。秋天的一个下午,天气极好,一家人彼此扶携着,带着孩子走到山上,在王用过去常常伐木的地方,他们高高地举起孩子,孩子的哭啼声在山中回响,女儿也在山中呐喊:
“阿爷,你听见了吗?这是你的外孙,是个男孩,他叫小虎!”
大家等待着,忍不住都哭了,等到太阳快要落山,才又彼此扶携往山下走,后来他们终于听见一声虎啸,那声音在山谷中久久都没有散去。
再后来,又过了几年,王用带回家的食物越来越少,有时候只是一只干瘪的山羊,甚至是一只兔子,他大概是老了,可能再也没力气捕那些大一点的东西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天晚上,一只老虎跳进院子,它刚把食物放下,突然黑暗里妻子喊了一声他的名字。老虎往后退了几步,抬头望着屋内,它的样子像是听懂了话,可是它并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王用,你是王用吗?”妻子紧张得透不过气来,说话的声音又尖锐又颤抖。
那只老虎停在院子里,王用的妻子又颤抖地问了一句。
“我是王用。”那只老虎说。
“你怎么变成了老虎?”
“可能是吃了黑鱼谷里的黑鱼。”
“你怎么能吃黑鱼呢?那可是灵异!”
“嗯…… ”
在山后黑鱼谷里的一处水塘里,常年游弋着两条丈余长的黑鱼,它们过于庞大,在幽静的山谷里显得那么诡异,人们很少去那里,以为那是不祥的东西,最好离得远一些。可王用竟然吃了它!
“你还能变成人吗?”
“唔……恐怕不能!”
“怎么会这样!”王用妻子的声音一下子伤感起来,过了一会儿,她说,“回来吧,变成什么都要回家!”
在这么漫长的日子里,王用的妻子早已经接受王用变成老虎这个事实,他们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山民,从来都没有干过坏事,也没有过什么坏心眼,她不明白上天为什么要这样惩罚王用?
(*本文摘自《唐人变形记》老虎归来篇)
【相关图书】
(点击图片可购买)
《唐人变形记》
叶行一 / 著
2025年1月出版
广东人民出版社·乐府文化
《王羲之放鹅记》
叶行一 / 著
2021年12月出版
乐府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贡布里希的这句名言,对于中国古代艺术似乎尤其适合。中国古代艺术与中国哲学一样,首先关乎的是人,人心的,人性的。所以,古代书画的欣赏,讲起来,最好还是先从其创作者讲起。这本书正是这样的尝试。有传奇,有故事新编,有博物学,有艺术史,有民俗学,有寓言 ,有志异,有幻想,在这其中,王羲之、米芾、韩干、宋徽宗、杨凝式、倪云林等等遥远的庙堂上供奉着的古代书画大师忽然以一种活生生的方式,或诡异,或日常性地在各种奇异的故事里呈现。这些创作者人活起来,随之,他们的那些作品似乎也跟着鲜活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