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青岛市市南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落实落细各项就业政策,加大重点群体帮扶力度,2025年1月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8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18人,全区就业局势持续稳中有进。

冬日暖心帮扶开展重点群体就业援助

2025年1月,市南区开展以“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暖心活动,为各类重点群体“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


为实现人岗精准匹配,市南区根据服务对象群体特点,分类收集就业岗位,通过街道人社中心开展“地毯式”联络对接,累计征集“爱心岗”131个、“妈妈岗”21个、“助残岗”4个。通过电话、短信、上门服务等方式,对登记失业人员等服务对象开展联系对接,精准推介岗位,累计服务重点帮扶对象294人,帮助登记失业“育儿妇女”实现就业79人,帮助登记失业残疾人实现就业13人。同时,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开展集中服务,通过一对一电话沟通,精准提供企事业单位见习岗位推介、职业指导、心理疏导等就业服务。就业援助活动期间累计联系对接服务对象670余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440余人,帮助实现就业350余人。

春风行动送岗搭建就业供需交流平台

“迎春风送岗位”,市南区积极开展春风招聘对接活动,共组织面向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及其他求职群体的专场招聘会13场,其中线下招聘会11场,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线上招聘会2场,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依托市南区零工之家累计服务600余位求职者,提供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线上多渠道发布岗位,“市南区零工之家”抖音账号发布22个带岗视频,“市南人社微服务”公众号推送300余个岗位,在青岛人才网发布900余条职位信息。

对于高校毕业生等新就业群体,市南区利用2025年“青雁归巢”寒假系列活动,开展“职涯试炼”实习对接会、寒假专题研修营、“学·企面对面”座谈交流会等引才交流活动,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来青、留青发展。其中,对接会共有34家企业参与,发布岗位需求1300余人次,吸引千余名学生参加,收集简历1100余份,200余名学生与企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东西同频共振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为进一步深化东西协作合作力度,持续推进富余劳动力资源转移就业,市南区借力“2025年东西部劳务专列”,积极对接协作地劳务办,掌握当地劳动力文化程度、技能水平、意向行业、薪酬期望等信息,建立协作地人力资源数据库。根据需求信息,针对性邀请企业提供招聘岗位,于定西市安定区春风行动期间,累计输送新和盛、紫荆医疗等20余家企业2000余个就业岗位。专列抵达当天,市南区准备82份慰问礼品,让新市民一出站就感受到了市南区浓浓的关怀与温暖。


精准失业帮扶持续激活劳动力市场

市南区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失业人员的实际需求,打造“1223”式失业人员帮扶体系,充分发挥区级、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作用,摸排失业人员需求,根据失业人员的不同需求、失业时间,进行分类帮扶,跟踪服务,促进服务有效提升。截至目前,累计为失业人员建立“一人一档”服务档案5000余人次。

市南区不断推动服务阵地前移,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支撑作用,从企业端到就业、解聘人员,进行全方位服务,实现企业用工保障的提质增效。2025年1月,主动对接企业20余家次,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人员增减员情况、经营状况等,及时准确做好服务,实现了从企业电话咨询到主动对接服务的有效转变,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黄雅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