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14年央视春晚舞台上的小品《扶不扶》吗?
《扶不扶》讲述的是一个小伙子好心扶起自己摔倒在地的老太太而后却被误认为是撞人者,最终在自证清白之下解开误会的故事。
然而,《扶不扶》的故事来源却有着现实的具象化事例。坦白说,这样的具象化事例还真不少。来自天津的杜大妈就是这样一位“碰瓷者”。让人惊讶不已的是,不单单是杜大妈如此。
杜大妈全家都是“碰瓷者”,或者说杜大妈的家人如果不是主谋,那也至少是帮凶级别。因为杜大妈和家人、邻居组建了一个碰瓷团伙。有的时候是集体作案;有的时候则是分开行动。
不过,杜大妈才是绝对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虽然团伙其他成员也有单独碰瓷的事例,可只有杜大妈才能够做到收放自如的地步。更重要的是,杜大妈还会使用“借力打力”的招数。
据110报警平台上的记录显示,杜大妈近十年来累计报警高达351起。而杜大妈十年间的碰瓷记录则是357次。二者相减,则可以得出杜大妈只有六次碰瓷时没有报警请求警方介入。
就是不知道这六次碰瓷,杜大妈有没有得逞。除去报警外,杜大妈还会让市场监督管理局介入进来,仅仅是天津市河北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有十一起大大小小商家遭遇了索赔的记录。
时间则是从2016年到2019年4月。如果平均计算的话,就是三年敲诈勒索三家商户,一年敲诈一家。但很显然,这并不代表现实情况。并且杜大妈也不可能只在河北区一区里碰瓷。
事实上,除去河北区外,杜大妈还会去到天津其他城区“碰瓷”。可以说,杜大妈在天津城早已“声名远播了”。但这还不算完,杜大妈身上还有两次犯诈骗罪而锒铛入狱的前科记录。
如此看来,杜大妈实在是个劣迹斑斑的人物。然而,杜大妈的劣迹斑斑还可以体现在碰瓷过程当中。杜大妈碰瓷的套路一般是在买完东西后不久就声称出现了不良反应,而后借此索赔。
如果商家不就地赔付,那杜大妈就会使出各种各样市井无赖的手段,如撒泼打滚、赖着不走。即使商家报警,杜大妈也不为所动。只有等到商家赔付了,杜大妈才会心满意足扬长而去。
2019年4月中旬,杜大妈让邻居帮忙打了一辆出租车。随后杜大妈就乘坐出租车来到了河北区的一家超市门前。杜大妈以腿脚不便为由让司机帮忙购买几个午餐肉罐头,司机照做了。
司机将买回来的午餐肉罐头连同支付小票一同交到了杜大妈手中。但杜大妈随后便拿着这几个午餐肉罐头去到了市场监督管理所。杜大妈声称自己吃了这家超市卖的罐头而后身体不适。
杜大妈认为罐头有问题,一定要让市场监督管理所责令超市赔付。杜大妈为此从中午一直赖到了市场监督管理所下班。市场监督管理所被逼无奈竟不得不选择报警请求公安机关的帮助。
民警赶到后当即对杜大妈进行劝说,让杜大妈等到鉴定结果出来之后再来市场监督管理所。可杜大妈第二天就转头去了鉴定机构并且扬言:如果罐头鉴定结果没问题,我就跟你们没完!
很显然,杜大妈又把对付商家要求赔付的那一套用在了鉴定机构身上。杜大妈告诉鉴定机构,自己就是吃了罐头才不舒服的。你们必须鉴定他们有问题,否则的话,这事就算在你们头上。
杜大妈最终在鉴定机构大闹了一天。尽管鉴定机构没有买杜大妈的帐,给出了罐头并没有问题的结果。虽然杜大妈没有如愿以偿拿到赔付金。但超市也付出了正常交易行为之外的代价。
那就是这笔鉴定费用要让卖罐头的超市承担。如果超市的每一笔货物买卖都要如此繁杂,超市还怎么正常营业呢?更为重要的是,面对着杜大妈的碰瓷,超市并没有任何反制手段可用。
这其实已经在无形当中助长了那些碰瓷者的嚣张气焰。因为违法违规成本的代价几乎可以小到忽略不计,而最终收益却十分可观。这实在是一条肉眼可见的风险非常低的“发家致富路”。
杜大妈就是在这十年当中凭借着不断碰瓷索赔而带着女儿发家致富的。只不过,碰瓷团伙当中实际上并没有杜大妈的女儿。另外三名团伙成员分别是杜大妈的儿子、儿媳以及邻居刘某。
值得注意的是,杜大妈走上这条路还用到了一身都是病的优势。杜大妈身上的典型病症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如果累计起来总共可以达到惊人的15种之多。难怪杜大妈如此有恃无恐。
毕竟杜大妈身患多种疾病,保不齐哪天这些病症就会严重恶化。更让人哭笑不得和戏谑不已的是,杜大妈本身行动不便,尽管连每日出行都达到了需要靠轮椅来代步、他人搀扶的程度。
可她每天的“工作”就是伙同团伙成员出去碰瓷儿。据不完全统计,被杜大妈碰瓷摊上事的商家既有卖电脑的又有开超市的,还有开饭馆、做理发和经营酒店的。可谓是“来者不拒”。
70岁的杜大妈也因为频繁碰瓷而成为了市场监督管理所的“常客”。这样的敬业态度让人由衷感叹:做什么不能成功呢?做什么不好呢,非得动歪心思去碰瓷。这样的财实际上发不得。
2019年5月,杜大妈及其团伙成员因涉嫌敲诈勒索被天津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经过警方的初步核算,该碰瓷团伙的涉案金额在4万元以上。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已经是金额巨大。
杜大妈落网后,不少网友都在评论区留言大快人心。因为这样的敲诈勒索行为实际上已经影响和干扰到了正常的商业经营行为。如果每个人都像杜大妈及其团伙成员那样肆意敲诈勒索。
并且不会受到严厉惩罚的话,那么还有商户敢开门做生意吗?还有人愿意通过付出自己的劳动而赚取收入吗?因此,碰瓷这件事情看似很小以及影响微乎其微但实际危害却不可谓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杜大妈在审讯中为自己的行为辩解,称自己是“打假英雄”,是在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当下的现实生活当中也有不少这般类似于杜大妈的打假人,他们也应当受到规制。
参考资料:
中新网 [杜大娘“碰瓷”10年,靠的是“低道德优势”]
澎湃新闻 [天津70岁的轮椅老太“碰瓷王”终被刑拘,这些她全干过]
澎湃新闻 [没有她不“碰”的商家,天津70岁“碰瓷王”杜大娘被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