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淅川县荆紫关镇卫生院始终将民生实事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强化举措,在院容院貌、便民措施、医疗服务、医养结合等方面下功夫,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健全保障体系,确保民生实事做深做实,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服务病患零距离。卫生院在院容院貌上强化保洁工作,保洁人员不定时打扫卫生,确保院内干净卫生。强化门卫工作职责,维持好院内车辆停放有序,强调职工着装整齐,树立良好的卫生形象。在门诊和住院部一、二楼添置全自动电烧水器,增添候诊连椅,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轮椅,免费为患者提供开水及一次性茶杯,卫生间安装扶手、防滑垫等设施。使就诊人员有热水喝、有地方坐,让就诊人员有如家感受。

改出病患幸福感。卫生院布局较早,急救车辆不能通往住院部后院,急救病人入院后需人扛车推,极不方便。经充分论证,清理了不合理建筑,把厚院墙重新修薄,路面由陡变缓,拓宽打通最后30米通道,使急救车辆可直接开到急救室门口,极大的争取了急救时间,方便了就医群众,同时把住院部不切合实际树木进行移植,修复了路面,规划了停车位,缓解了门诊停车场压力,也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打通了门诊楼梯间,改造为门诊和住院的简易人行通道,缩短了住院与门诊的距离。病人不再多绕行、多走路。对门诊及住院部走廊照明灯具进行更换,使阴暗的走廊变得更明亮,对门诊及住院部的卫生间地面铺设塑料草坪革,确保卫生间干净整洁、无异味。小改动使卫生院整体环境变得焕然一新,整洁美观,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就医环境舒适安全,深受就医患者称赞。

群众看病有“医”靠。近年来,暖心义诊进农村和“中医药文化夜市”已成荆紫关镇卫生院常态化的义诊活动,义诊分队为辖区开展中医健康知识讲座,通过现场义诊、互动答疑、病情分析等多种方式,针对居民身体情况提出合理诊疗建议,积极传承中医药国粹,广泛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切实为群众提供“简、便、效、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托起幸福“夕阳红”。卫生院和镇区内的康德养老院签订协议,成立以“医养结合”为主要形式的协作单位,为养老中心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指导等服务,每月在养老院开展健康义诊活动,开展医疗知识讲座,让老人有所养、有所医。既满足了社会需求,又让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卫生院在今年计划争取再签订一家养老机构,将医疗、养老融为一体,让老人有所养、有所医,托起幸福“夕阳红”,既满足了社会需求,又让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下一步,荆紫关镇卫生院将加强沟通和交流,持续关注居民健康需求,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在便民服务上求实效,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民生小事办成暖心大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