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大世界”又增加了一座崭新的专业剧场,还是在居民区附近的文化馆里!黄浦文化中心·大上海剧场25日将以国家话剧院的话剧《苏堤春晓》开台。
与此同时,徐汇滨江水岸边,一座有着水波纹立面的艺术殿堂——上海西岸大剧院正在悄然苏醒。这座由百年工业遗址蜕变而来的滨水艺术地标,诉说着过去与未来。
大上海剧场
位于中华路、河南南路拐角处的黄浦文化中心·大上海剧场,是上海中心城区中难得的一座身处区级文化馆里的新建专业剧场,从动念到开台,历经了8年。
俯瞰剧场
整个剧场外观的设计主题是“咫尺山水、城市梯田”。在河南南路以写字楼为主、中华路住宅楼相对集中的“背景”下,这一剧场营造出一种似乎“身在远方”的惬意空间。纯白的色调与透光的格局,星空顶与弧线墙,使其在周围环境中脱颖而出,甚而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意境美。
据悉,这一美学设计理念,还注重镂空、透光,不仅使得剧场内能看得见城市风景,也不会对周围尤其是住宅区形成压迫感。
剧场外观
这里也是黄浦区文化馆新址,因为融入了大上海剧场等公共文化新空间,使得整体建筑在功能上“升格”为黄浦文化中心。
黄浦区文化馆的硬件“三级跳”意味着黄浦文化中心·大上海剧场,不只是一个千人位的大剧场,还包括大上海新空间——一个座位数为270个的小剧场以及近300平方米的共创空间……这些空间今后可以开展艺术沙龙、美育工坊、国风雅集等社会大美育的相关活动,满足周边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剧场内部
2月25日至3月2日,为大上海剧场“开台”的是国家话剧院的新作之一——《苏堤春晓》。该剧以非线性叙事结构,亦庄亦谐地呈现了苏东坡的一生际遇。
随后,上海民营院团缪时客接棒,将在这里上演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歌剧《青衣》、话剧《黑暗降临时》等一批剧目也将亮相开幕季。
《苏堤春晓》剧照
上海西岸大剧院
即将于3月开门迎客的上海西岸大剧院,日前进行了一系列的压力测试。试运营期间,剧院举办了多媒体音乐会《情书》和喜剧秀《西岸喜剧之夜》等惠民演出,市民观众纷纷前来体验。
剧场外观 ©王凯
上海西岸大剧院位于徐汇滨江板块,毗邻Gate M、油罐艺术中心、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和西岸美术馆,由丹麦SHL建筑事务所设计,总建筑面积约23000平方米,地上4层,地下2层。其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水岸涟漪”,与黄浦江的波光粼粼相互呼应。
剧院的外立面采用流动的曲线设计,仿佛是江水的波纹在建筑表面轻轻荡漾,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让室内外的风景融为一体。
俯瞰剧场 ©王凯
剧院内设有1673座的大剧场和208座的小剧场,可满足音乐剧、戏剧、舞蹈、音乐会等多种演出需求。剧院3楼设有排练厅和艺术教育空间,可用于小型讲座、见面会等活动。
大堂内设有舒适的休息区和咖啡吧,观众可以在这里享受一杯香浓的咖啡,欣赏江景,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王凯
剧院将于3月启动开幕季演出,上海歌剧院原创歌剧《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开幕式演出将于4月为这座申城文化新地标吹响号角。
马上评|剧场,就在身边增长
狭义的“演艺大世界”指的是环人民广场演艺聚集区,算上明天发布开幕消息的黄浦文化中心·大上海剧场,这一区域的专业剧场已经达到27家——包括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人民大舞台等等。广义的“演艺大世界”就是整个上海——上海的专业剧场数量已经超过80个,目前显然还在增长。
大上海剧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原本对于剧场并没有很专业的要求。但显然,随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丰富,要求越来越高,专业剧场也逐渐进入了居民区乃至深入到城市各个角落。
黄浦文化中心·大上海大剧场,就是在中心城区中位于区级文化馆内技术配置最高的专业剧场。
而即将于下月启幕的西岸大剧院,则是上海大剧院继在杨浦区输出管理技术、打造Young剧场之后与徐汇区合作的大剧院。
此前,总部在北京的保利剧院院线已经在沪拥有了5个剧场,分别与不同区政府合作,在浦东新区、嘉定区、松江区、闵行区等打造了各具风格的“家门口的剧场”,丰富了长三角观众的观剧选择……
俯瞰西岸大剧院 ©王凯
观剧,是文艺生活中相对票价高一些、欣赏门槛也高一些的艺术门类。观剧人口的增长,也与身边的剧场数量增加不无关联。与此同时,静安区拥有静安·现代戏剧谷;黄浦区致力于打造“演艺大世界”环人民广场一带的观剧氛围,每年还会举办长三角城市戏剧节……戏剧,是最为综合的艺术品种,也是包括影视等所有视觉叙事艺术的基础。
剧场的增长,就是城市软实力最鲜明的外在体现。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朱光、朱渊
评论:朱光
图片:剧院官方图、王凯摄影
编辑:小开
©新民晚报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