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最近又搞了个大新闻!美国绕过它偷偷和俄罗斯谈判,想敲定个“和平协议”。
结果泽连斯基直接炸了,硬气放话:“没我参与的协议,统统不承认!”
就在大家还在猜他能撑多久时,英国突然跳出来高调表态支持,还表示可能派军机护场。
难不成,泽连斯基又拉到了新靠山?
文案:凤梨 编辑:凤梨
这次美国突然把乌克兰抛开,独自跑去跟俄罗斯谈判,摆明了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之前给乌克兰的武器、给的舆论流量,全是钱啊!这得支撑多久?还指望继续给乌克兰烧钱?不可能
特朗普估计就想趁这机会,把俄乌和平这块软柿子先捏了,搂好外交成果,给自己的政治生涯加分。
之前美军在阿富汗狼狈撤军,已经让国内民众感到十分不满了,这个时候再丢面子,特朗普不好交代。
所以现在他们觉得,甩开乌克兰这个拖油瓶,直接跟俄罗斯商量卖点好人情,最好连“结账单”都给糊弄过去。
很显然,乌克兰是不可能同意,他还在前线流血流汗,结果美国背着他和敌人偷偷握手,心里当然不舒服。
泽连斯基现在也算彻底摆明了态度:没我的会议,我一个字都不认!
直接打美国的脸,没商量余地,而且还名正言顺,毕竟这场战争是以保护“民主自由”开头的,说什么乌克兰是西方价值观的“前沿阵地”。
如今关键时刻被卖,泽连斯基的愤怒完全可以理解,或者说他毫无选择,一旦认同了这场交易,乌克兰的命运将彻底被掌控在美俄手中。
这场戏还有一个猛角色——英国。
脱欧后的英国,跟美国的密切关系看似牢不可破,但私下里关系却更加复杂。
按照逻辑,美国绷紧俄乌关系的弦,英国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和它保持一致,至少在台面上要展现“深度合作”的立场。
但从目前英国的种种举动看来,它其实是在“间接拆台”。
当美国努力推动和俄罗斯的秘密商议时,英国却在乌克兰问题上高调发声,甚至提出可能派军机进行空中巡逻。
和美国不同的是,英国的目标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是希望加深自己在欧洲事务中的影响力,尤其是在脱欧之后,英国需要更多“高调干预欧洲问题”的机会来刷存在感。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次抓机会秀肌肉的行为,同时也能顺势挖美国的墙角。
英国的支持行动对乌克兰来说,确实是一剂强心针。
如果有更多国家像英国这样站队,那泽连斯基在反击美俄协议时的底气将更足,但问题是,英国真心做这个“后援队长”吗?显然没有。
历史一再证明,英国在外交上的惯用手法是见风使舵,利用机会赚取长期利益。
这种策略既让英国看似义正辞严地扮演着正义的一方,又能搅乱整个局势,从混乱中夺取筹码。
所以所谓的“支持乌克兰”,其实也是英国再次扮演“欧洲搅局者”的一次精心策划。
欧盟的态度也非常重要,因为他是一个被“捆绑”的参与者,既难以全身而退,又不想让美国和俄罗斯决定自己的命运。
俄乌战争开打以来,欧盟作为“近邻”,早已深陷矛盾之中。
一方面,他为了自己的安全,必须支持乌克兰,舍近求远地指望美国保护自己显然不现实。
另一方面,他实在无力支撑目前这种局面,难民、经济制裁、能源危机等等问题下,经济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欧盟自己就是一盘散沙,表面看着他们高喊“团结”,法国喊着要多挺乌克兰,德国那边跟着点点头,但心里想的是:我不想再给乌克兰援助了。
德国作为制造业出口大国,能源危机在他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再支持下去,厂子都要倒闭了,所以德国也只是口头支持,但没有实际行动。
俄罗斯那头却异常冷静,既不像英国那么高调,也不像美国那么拧巴,反倒是稳稳当当地摆明了拒绝彻底服软的姿态,顺手还加点要价,提出所谓“新乌克兰”的要求。
所谓的“新乌克兰”,就让战后的乌克兰去军事化、完全中立。
俄罗斯不断抬高筹码,很显然他知道美国现在只想着和解走人,所以压根就不着急表态同意任何事情。
而且,俄罗斯对外也换了种打法,既然美西方制裁我,那我就开足马力把能源出口去亚非和中东,紧盯着欧洲的能源危机,稳稳地在关键点扎刀子。
对俄罗斯来说,只要把气卖出去,把这场经济战打成对等对峙,西方那些原本紧张到不行的制裁能不能真正扛一年,反而成了个问号。
最让人没想到的,是泽连斯基居然对外暗示说,他们可能会找中国“帮忙”。
这话一出,美国的心估计直接凉了一半,要是乌克兰绕开西方跑去找东方的靠山,美国这“盟友体系”就算彻底套牢了。
整个局面就变成了大国博弈场,那原本掌握主动权的美国,肯定一下被架到墙角上。
但这事到底有没有可能呢?恐怕泽连斯基自己也明白,是不可能的,中国曾多次强调自己的中立立场,不会主动卷入冲突中。
泽连斯基这个举动这更多是吓唬吓唬人,刷点存在感,这种表态并不是为了真投靠中国,而是给美国上个警告:你要继续这么对付我乌克兰,我还真不一定非要跟着你走!
这场大戏远没到结束的时候。美国、英国、欧盟争来斗去,俄罗斯冷眼旁观,乌克兰逢人就亮王牌。
结果就是,这事谁都下不了台,但谁也不肯轻易认输。局势表面看个热闹,实际上各方各自玩起了“我以为我能控制局面”的合纵连横游戏,谁是真赢家?
到头来,还得靠时间慢慢检验着呢。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