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2月18日,美俄在沙特的一闭门会谈,让持续三年的俄乌冲突迎来转折点。然而“餐桌上”乌克兰和欧洲连拿“刀叉”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乌欧各自呈现不同反应,乌克兰宣称“没参与、不接受”表示对此拒绝,欧洲召开紧急峰会,却在出兵援乌一事上吵得“不可开交”。

紧随其后乌敖德萨州工厂被炸,这是否是为了逼迫乌克兰“就范”而做?而欧洲众国争吵的原因又是什么?



美俄在沙特这场被欧洲认为是“分赃大会”的谈判,却在将当事国乌克兰和盟友欧洲拒之门外的情况下,达成了“4点共识”。

根据美俄的说法来看,双方“破冰”后面正是以乌克兰不得入约,俄方得以获得乌东及克里米亚实控权等一系列要求为“前提”的。

至于特朗普提出的“稀土换援助”计划,要求乌克兰以50%矿产资源抵偿债务,更像是一场“现代版广场协议”。

对于欧洲来说,更是被直接“踢出棋盘”,美国的说法基本上就是当前正处于美俄双边会谈阶段,所以欧洲只能在“合适的时候”参与。

但不管怎么说时下这场谈判结束了,美俄双方自然很满意:美国务院高调发文“通告世界”,普京更是对此“高度赞扬”。



那么乌克兰又作何反应呢?日前泽连斯基直接表示如果乌克兰不参与,这场“沙特谈话”就不会取得成果。

不过眼下“4点共识”狠狠“打了泽连斯基的脸”,所以他的态度也成为了“没参与、不接受”来展现基辅的不屈服。

在会谈同时,泽连斯基突然深夜到访沙特的隔壁邻国阿联酋,并表示“暂缓访问沙特”甚至还扬言“自己将会打听会谈消息”。

本质原因还是在于乌克兰即将大选,泽连斯基不能“露怯”。否则的话,泽连斯基大可直接说出“取消”二字,而不只是“隔空发火”。

这一状态日前可以说得到了证实,因为20日接连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乌克兰国防情报总局局长表示今年俄乌停火很可能成为现实,因为时下停火要素已经具备。

但问题是泽连斯基才表示“不接受会谈结果”,那么所谓的“要素”又是如何具备的呢?

第二件事,美财政部长贝森特暗示,泽连斯基已经缴纳“投名状”,要将价值5000亿美元乌克兰矿产开采权给美国——虽然现在还没签字。

第三件事,20日时候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来到乌克兰并见到了泽连斯基,随后乌克兰就表示要准备“见特朗普”,并且达成“有力措施”。

要知道前一日特朗普还宣称支持率仅有“4%”的泽连斯基应该赶紧离开“政治舞台”,次日泽连斯基就改变态度示好,足以见其日前的“怒火”并不够真实。



简言之,当下的状态就是“基辅方面不愿意屈服”,但是“泽连斯基自身并不一定”,而乌国内这种“摇摆心态”似乎也传递到了欧洲方面。

为了应对美俄密谈,法国总统马克龙紧急召集欧盟27国及英国召开峰会,试图统一出兵立场。

然而这场会议却沦为“闹剧”。在这场“争吵”里英国主要唱红脸提议向乌西部派遣2.5万“维和部队”,声称“防止战后动荡”。

但德国总理朔尔茨却开始“泼冷水”表示“现在不是出兵时机”,意大利方面更是警告“别把欧洲拖入新冷战”。

最有意思的是,就连没有参加此次巴黎紧急会议的瑞典首相也在隔空喊话“添乱”,表示瑞典不排除“在必要时”向乌克兰派遣部队。





但什么时候“必要”?克里斯特松压根没提。

之所以欧洲会有这样的表现,实际上源自他们“独特”的心态,既想要在俄乌和谈进程里分一杯羹,却不敢公然反对“美国想法”。

并且就援乌问题“争论不休”也展现了欧洲如今面临的“三大困境”,这才是让他们举棋不定的真实原因。

第一大困境,欧盟已为援乌花了1350亿欧元的“储备”,其中领头羊德国不仅“花的多”赔的更多。目前德国已经连续两年经济下滑,头顶上更有“能源危机”这把利剑。



法国巴黎,法国总统马克龙与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商讨地区安全问题。马克龙与英国首相斯塔默(右)。

而另一个欧洲“大哥”法国,更是早在去年就已经遭到了民意反噬,街头上人头涌动抗议法国卷入“俄乌冲突”,并高呼让法国退出“北约与欧盟”不要被裹挟。

那么欧洲国家到底会作何抉择呢?其实也不难揣测。

日前美俄会谈结束后,北约就悄悄修改了声明,将“俄罗斯侵略”改为“乌克兰冲突”,被舆论直接嘲讽“根本不敢得罪美国”。

当然,时下虽然欧洲“认怂”,泽连斯基“转向”,但是基辅内部不屈服也确实是事实。

毕竟乌国内时下“派系林立”,最有可能获得大选胜利的扎卢日内还是个“强硬派”。



所以面对基辅的反击,施压方也必须再出手段来让乌克兰“屈服”,或者说是让“基辅态度”尽快统一。

近日就有一则重磅消息传出,在敖德萨州为乌军组装无人机的工厂已经遭袭,乌克兰在战争中的“底牌”又一次被削减。

这一场爆炸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对基辅拒绝和谈的“正面警告”——要么签字,要么就准备好接受挨炸。

但问题在于就算如此,乌克兰方面也未必会尽快给出答案。

其原因有二,其一随着泽连斯基支持率已经下降到49%,他对国内的掌控力已经大不如前,未必能够一统“基辅思想”。



其二,就算基辅真的想要“坐下来”也需要多争取一点“谈判筹码”才行,但时下欧洲援乌争论不休,美国更是早就“对乌断粮”。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基辅真的选择现在“和谈”那么所迎来的结果也只会是“割地赔款”得不偿失。

参考资料:

闽南网《见美国特使后,泽连斯基最新表态》

观察者网《美俄谈判今日开始,泽连斯基:没参与、不承认》

央视新闻《欧洲多国领导人举行紧急会议讨论乌克兰问题》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地下组织:为乌军组装无人机的敖德萨州工厂遭袭】》

金融界《特朗普警告泽连斯基:抓紧时间,国家就没了!泽连斯基表态:已准备好与美达成协议》

湖南日报《特朗普一表态,北约“紧急修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