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浦路街道课题组上报的课题报告《增强居民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研究——以杨浦区江浦路街道宝地东花园业委会换届改选为例》,被评选为上海市党的建设研究会2024年度课题优秀成果三等奖。
江浦路街道从一脉三园起步,用了六年的时间,探索建立了“从共商起步,从共建开始、以法治为依托、以共管为长效,以共享为目的”的江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各居民区党组织围绕“四共一治”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了居民区党组织的新时代先锋堡垒作用。
宝地东花园小区地处江浦路街道西南处,是2005年建造的商品房小区。第一届业委会于2015年6月届满到期,但由于种种原因,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业委会换届选举改选两度暂停,新一届业委会始终无法成立。随着时间推移,房屋老化、装修矛盾、停车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区。不仅如此,居民与物业之间还缺乏有效沟通渠道,居委会不得不承担大部分协调工作。
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大连路居民区“两委”班子成员收集、整理了换届选举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与阻碍,并逐一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终于着手开启组建换届改选小组。在后续业委会换届选举的过程中,居民区党总支依托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不断增强小区业主“主人翁”自治意识,提高居民对业委会换届选举的知晓率与参与率。
据了解,宝地东花园小区在册党员人数182名,占大连路居民区党员总数的75%,整体呈党性强、讲原则、学历高、经验足、能力强等特点。为此,大连路居民区党总支在日常工作中,积极组织党员参与小区事务,探索出“把党小组建在楼组上”的机制,摸索“楼组长+支部委员(党小组长)”工作模式,鼓励楼组党小组长兼任楼组长,激活楼组治理“红色细胞”。通过这种方式,整个小区产生党员楼组长23名,占整个楼组长比例的一半,成功把党的“组织触角”和“工作触角”延伸至小区的神经末梢。
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加大宣传力度,历时大半年,社区先后开展了9场座谈会,听取居民对人选的意见建议,并会同街道工作人员帮助居民解析问题,极大地缓解了居民们的急迫情绪。后续,社区从自荐和推荐的60名候选人中成功推选出6名换届改选小组业主代表,为后续换届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保障。
换届改选小组成立后,大连路居民区党总支并没有急于开展业委会委员候选人的推选工作,而是针对之前座谈会上居民们提出的民主选举要求,进行了多次深入讨论,在街道“规则先行求共识”的指导思想下制订选举方案,确保居民就如何开展民主选举达成共识。同时,换届改选小组细化改选工作进度。每个方案都通过制订讨论稿、听取各方意见、修改定稿的规范化流程,确保居民认可并能有效实施。
通过充分引导居民参与自荐推荐,18幢楼栋共产生81名业委会委员初步候选人。经过征询、民主协商、面试等一系列环节,9名具备社区治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居民管理能力和其他特长的正式候选人脱颖而出,进入最后的正式选举环节。
为确保换届改选顺利,换届改选小组每人包干若干楼栋,组织楼栋召集人及楼组长上门进行发放和回收选票,完成法律规定参与换届选举的两个“三分之二”和“二分之一”。针对房屋出租的业主,他们通过书面委托或电子委托的方式回收选票。对于实在联系不到业主的,则将选票投入信箱,拍照存档,并在楼栋公告栏内张贴《业主大会会议表决票非当面送达情况公告》。小区1385户业主中,最后共有1171户业主参与选举,参与率达到84.5%。
随着业委会换届选举的推进,社区治理的新篇章正缓缓拉开帷幕……大连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表示,“社区治理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由居民们共同执笔绘就。这幅画卷上,既有党建引领的鲜明底色,也有居民自治的斑斓色彩;既有破解难题的坚实笔触,也有睦邻友好的温情点缀。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充分激发楼组党建的活力、居民自治的动力、社区共治的合力,让基层治理的篇章更加绚丽多彩。”
文字/图片:江综
编辑:吴百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