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负责人华中、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督管理司司长周卫军介绍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有关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宣璋 摄
凌激表示:“外商投资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稳外资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商务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作为,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将引导更多优质外资长期投资我国上市公司
为进一步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外资圆桌会议、外资企业服务专班、投诉机制等各个渠道广泛收集外资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和诉求,在“外资24条”等现有政策的基础上,从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等4个方面,进一步提出了20项政策举措,形成了《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2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行动方案》。昨天《行动方案》已在中国政府网正式公布。
凌激介绍:“《行动方案》具有4个突出特点。一是释放了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行动方案》提出,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开放试点,推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的提速加力,进一步压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在自贸试验区持续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举措。”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行动方案》提出,要引导更多优质外资长期投资我国上市公司,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举措,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范围,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限制,便利创新药加快上市,支持外资企业参与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等有关措施。
三是积极开展外商投资促进工作。《行动方案》提出,要精心设计实施“投资中国”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与有关国家的双边投资促进工作组机制作用,央地协同联动开展境外投资促进活动,优化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相关规定,优化外资并购规则和并购交易程序,支持外资企业参与新型工业化进程等举措。
四是切实解决外资企业关切的问题。《行动方案》提出,将更多外资项目纳入重大外资项目和重点外资项目清单,尽快明确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优化药品带量采购,继续稳妥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有针对性举办银企对接活动,提升外资企业贸易便利化水平等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各项举措、各项政策措施将于2025年底前落地见效,这充分表明我国政府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的信心和决心。
凌激指出,近期,按照国务院部署,商务部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服务保障外企”工作。他表示:“我们将发挥各级外资专班作用,上门走访外资企业,现场了解企业诉求,推动解决问题,如果现场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请地方逐级上报协调,切实解决外资企业的合理诉求。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好《行动方案》、服务好外资企业,为各国企业投资中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创造良好条件。”
在华的外资企业贡献了近7%的就业,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动方案》提出,外商投资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加大引资稳资力度,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对此,凌激表示:“众所周知,吸引和利用外资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超过123.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20.6万亿元人民币。”
我国通过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了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各地经济发展、税收增加,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提升了居民生活水平,丰富了商品和服务供给。可以说,外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贡献者,也是获益者。
当前,我国正在致力于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因此吸引外资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凌激指出:“首先,吸引外资是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华的外资企业贡献了近7%的就业,七分之一的税收、约三分之一的进出口、二分之一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既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桥梁纽带。”
其次,吸引外资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目前,外商在华投资已覆盖了20个行业门类、115个行业大类;在制造业领域,有31个大类和548个小类都有外商投资。我国作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外资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外资企业通过其供应链带动了资本、技术、原材料、产品、服务等跨境流动,使我国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有助于打造更加开放、富有韧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此外,吸引外资有助于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外资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到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每年62.9万人增加到83.8万人,增长了33.2%,研发投入从2015.1亿元增加到3757.6亿元,增长了86.4%,有效发明专利数从7.5万件增加到32.7万件,增长了336%。凌激指出:“这些数据证明,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开放创新,通过积极吸引外资,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发展我国新质生产力。”
凌激表示:“总的来看,积极吸引外资,对内有助于更好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对外是更好地以开放促合作促共赢。我们欢迎更多的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兴业,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