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一个年轻的生命,符月华,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她年仅23岁,一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年纪。她曾是县状元,学霸,华中师范大学的高材生,本应有着光明的未来。
【天才少女的堕落:从学霸到自杀,真相令人痛心】
符月华出生于广西百色市坡县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县城高中保安,母亲为家庭主妇,家庭经济拮据。她自幼聪慧,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初中时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尖子班,中考再夺状元,进入百色祈福高级中学(广西示范性高中)。尽管父母离异导致她性格敏感(6岁时父母离婚,跟随父亲生活),但她仍展现出开朗与坚韧的一面,被同学称为“天才少女”。
然而,2017年,15岁的符月华进入祈福高中,成为班主任唐毓文(物理教师、年级组长)的学生。唐毓文利用补课名义多次性侵符月华,并通过情感操控、言语威胁和PUA手段,将性侵包装为“师生恋”,导致她陷入自我怀疑与精神崩溃。她在日记中写道:“一个中年已婚育子的男性,怎么会对一个高三学生产生真爱?”
高二时确诊重度抑郁症,多次自残、自杀未遂,2020年高考中途弃考。尽管2021年复读后以全县理科状元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但心理创伤已无法弥合。
【大学梦碎:心理疾病成退学导火索,学校冷漠令人寒心】
当符月华克服心理压力,重新选择复读,并最终以县状元的身份考上华东师范大学后,她开始尝试自我拯救,在B站以“世界第一无语之人”的ID记录自己的生活,开始交友,小心翼翼地愈合自己的伤口。
然而,现实给了她沉重的一击。在学校,她靠着每月100元的饭费维持生命,其余不多的钱用来缓解自己的心理疾病。当她把自己的真实心理情况告诉学校的心理老师时,等来的不是帮助,而是辅导员在“应退尽退”指导原则下的退学通知书。无权又患有心理疾病的符同学自然是无力对抗的,也无心反抗的,她只能卷铺盖回家。一个在统治阶级制造的奴隶式教育中费尽千辛万苦,苦读13年的人,只因为心理不合格,恐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便被彻底抛弃了。
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后,符月华的抑郁症反复发作。据大学同学爆料,校方将心理问题学生视为“麻烦”,辅导员通过施压家长、威胁退学等方式劝退学生。退学后的符月华失去经济支持与社会认同,辗转咖啡店、网吧打工,月薪仅2000余元。
【社会的冷漠:从校园到职场,无产者的挣扎与绝望】
上过大学的同学都知道,大学新生都需要进行心理检测,每个学校都配备了心理学相关机构。然而,这个机构的作用却不是作为一个医生来帮助人,而是作为学校的审查官,温情脉脉地用着娴熟的心理学技巧,试探你有没有疾病。当你真正向她展现自己时,等来的是向辅导员告密,等来的是将你归类为不良品。
当符月华被退学后,她并没有被打倒,或者说作为无产者,她除了死亡,没有倒下躺平的资格。在回答知乎“辍学的00后都在做什么?”时,她像陌生的网友揭开了自己的伤口。她写到自己退学后,父亲工资只有1500元,显然低于最低工资。伯父脑出血,爸爸帮贷款治病,一个月要还3000多。她在咖啡店工作,但干了半个月就被辞退了,是因为被老板发现自己手腕有新的自残伤口。而自己之所以自残,是因为达不到老板的要求,干得太慢了,笨手笨脚,被老板骂,被骑手骂,被顾客骂,她选择了这种方式来发泄情绪,警告自己。在她晒出以前的照片,也可以看到这点,手腕上都是伤口。
她用来警告自己努力工作的伤口,反而成了被辞退的借口。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就是这样荒谬,无产者竭尽全力试图证明自己能行,自己可以牺牲一切。当无产者真正牺牲一切,以至于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可供超额压迫的无产者时,其甚至没有了被压迫的资格,被老板嫌弃地扔开。
【最后的挣扎:玄学与占卜,无法救赎的绝望】
符月华面对这一切悲惨的遭遇,她勇敢地去揭发,努力地参与产业化教育体系去复读,退学后去工作。她的一切自救措施都失效了,最后转向了玄学,祈求神的救赎。她想开塔罗占卜店,她自己也喜欢占卜。最终,在其知乎还发着阳光明媚的图片的动态不久后,她最终无法承受而选择了最熟悉的解决办法,像初中一样烧炭自杀,在朋友圈写下“亲爱的神,我已归家”。
【马克思哲学视角:社会压迫与个人悲剧】
从马克思哲学的角度来看,符月华的悲剧并非偶然,而是社会结构和阶级压迫的必然结果。
符月华的家庭经济拮据。她自幼聪慧,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但最终却因为心理疾病被学校抛弃,失去了经济支持与社会认同。这正是无产阶级在资本主导社会中被压迫、被剥削的典型表现。
马克思指出,资本对劳动的压迫是现代社会中最根本的压迫,它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对劳动力的剥削、对人的异化。符月华的自杀,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这种异化的结果。她在学校和职场中被当作一个“工具人”,而不是一个有情感、有尊严的人。她的价值被简化为考试成绩、工作效率,而不是她的生命本身。
她在b站和知乎也注册了账号,但是很遗憾,因为平台算法捧热的原因。她的视频和回答没有带来巨大的流量,这本该成为她第二个精神家园,给予她慰藉的,而她的内容多为自我审视,于是判定为负面能量,也没有什么推送和展示。
此外,马克思还指出,社会的冷漠和压迫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还体现在政治、文化等领域。符月华在学校的遭遇,正是这种社会冷漠的体现。学校将心理问题学生视为“麻烦”,辅导员通过施压家长、威胁退学等方式劝退学生。这种冷漠的态度,不仅没有帮助符月华,反而加剧了她的心理负担,最终导致她的自杀。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理科状元,我们知道她的智慧强于世界上大多数的人,但是她到了最后,却只能求助于“虚无的神像”,希望玄学能拯救自己。这是令人非常惊恐的,这揭露了最恐怖的一点,在原子化的社会,看上去人潮流动,而实际上,你却只有一个人。当失去集体以后的个体受到迫害,她唯一能求助的,只有她的家庭和自己。而她的家庭,还需要她来拯救,她家庭状况更加糟糕,她该怎么办?
我很惭愧的是,我们为代表的左边的健康力量,我们要是能早点看到她就好了,我们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上帮助她,赋予她抗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