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声明:本虚拟文章仅为创作产物,不针对特定个人或团体。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十年前我嫌弃他学习迟钝,如今他已是深圳某部门要员。
当我带着病痛与父母踏上南下求医之路时,他的一通电话,让我明白自己当年有多么狭隘。
01
2023年的深圳,傍晚时分。
我站在福田高铁站的出站口,握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个许久未联系的微信号:"陈泽"。这个当年被我"嫌弃"的男同学,如今已是深圳市某重要部门的副职。
十年了,我从未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重逢。
回想起高中时的种种,那些往事就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闪过。我叫秦晓雨,生于1993年,在江西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长大。父亲是县中学的语文老师,母亲是纺织厂的工人。
作为家里的独生女,从小我就被寄予厚望。父亲常说:"咱们家虽然不富裕,但一定要让你接受最好的教育。"
或许是遗传了父亲的教书基因,我从小学习就特别好。每次考试,我的名字总是出现在成绩单的最上方。邻居们见了我,总是笑着说:"这不是我们小区的'别人家的孩子'嘛!"
一路顺风顺水,直到高二那年,陈泽的出现打破了我的平静。
记得那是开学第一天,班主任孙老师领着一个瘦高的男生走进教室。"这是新来的转学生,陈泽。"孙老师环顾教室,"秦晓雨,你是班里的学习委员,陈泽就坐你旁边,你要多帮助他。"
我心里有些不情愿。开学考试后,我更是皱起了眉头——陈泽的成绩实在太差了,几乎每门课都在及格线徘徊。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他学习还特别迟钝。
"这道题我都讲了三遍了,你怎么还不会?"一次晚自习,我终于忍不住发火。
陈泽低着头,声音很小:"对不起,我、我再试试......"
看着他局促的样子,我心里既烦躁又有点愧疚。毕竟作为学习委员,帮助同学是我的职责。但每次给他讲题,都像是在浪费时间。
"算了,你自己慢慢想吧。"我不耐烦地说。
然而,让我意外的是,陈泽并没有因为我的态度而放弃。相反,他比以前更加刻苦了。每天早上六点,我到教室时总能看到他已经坐在座位上,埋头做题。晚上放学后,他也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他的笔记本。密密麻麻的笔记中,夹着几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定要考上好大学,不能辜负秦晓雨的帮助。"
那一刻,我心里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
慢慢地,陈泽的成绩开始提高了。从期中考试的倒数,到期末考试进入班级中游,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努力。
但我依然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在我看来,能考到中游水平,不过是基本要求罢了。
高三那年的元旦,陈泽送了我一张贺卡。卡片很普通,但字迹工整:"谢谢你这一年多的帮助。"
我随手把贺卡塞进抽屉,甚至没有回一句"不客气"。现在想来,那大概是他鼓起勇气的一次表达,而我却如此轻易地忽视了。
一转眼到了高考。我以优异的成绩被省重点大学录取,而陈泽,却出人意料地考上了北京某顶尖高校。当我在班级群里看到这个消息时,内心竟有一丝不舒服。
"怎么可能?他居然考得比我还好?"我甚至怀疑是不是看错了录取通知。
毕业那天,陈泽想和我合影。我找了个借口推辞了,这成了我们高中时代的最后一面。谁能想到,十年后的重逢,会让我如此懊悔当初的傲慢。
02
大学期间,我和陈泽完全失去了联系。他在班级群里也很少发言,偶尔有同学问起他的近况,他只是简单地回复"一切都好"。
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的高中当老师,算是子承父业。而陈泽的消息,只是偶尔从同学口中听到一些只言片语:"听说他在深圳发展得不错"、"好像在机关单位工作"......
日子就这样平淡地过着,直到去年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让我不得不面对当年那个被我"嫌弃"的男同学。
"晓雨,你必须去深圳的大医院看看。"主治医生看着我的检查报告说,"这个病在我们县里治不了。"
"可是,我们在深圳人生地不熟......"母亲担忧地说。
就在这时,我最好的闺蜜小婷突然想起:"对了,陈泽不是在深圳当官吗?要不要联系他帮忙?"
我犹豫了。十年没联系,突然为了求助而找他,会不会不太合适?更何况,想起当年自己对他的态度,我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你就放下那点面子吧,"小婷劝我,"现在你的身体最重要。再说了,陈泽那么大度的人,肯定不会记恨你当年的事。"
犹豫再三,我还是加了陈泽的微信。出乎意料的是,他秒通过了好友申请。
"晓雨,好久不见。"他的语气很平和,仿佛我们从未疏远过。
我组织了半天语言,最后还是直接说明了来意:"陈泽,我生病了,医生建议去深圳治疗。但我们在那边人生地不熟,不知道你能不能......"
"我这就帮你联系医院。"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你什么时候到深圳?我去接你。"
这份干脆利落让我有些惭愧。十年了,他好像一点都没变,依然是那个不计前嫌的陈泽。
一周后,我和父母坐上了去深圳的高铁。一路上,我的心情很复杂。既担心自己的病情,又忐忑即将见到的陈泽会是什么样子。
"您好,请问是秦晓雨的父亲吗?"在福田站出站口,一个穿着考究的中年男子主动走来打招呼。他西装革履,气质沉稳,若不是那双依然清澈的眼睛,我几乎认不出这就是陈泽。
"陈泽?真的是你啊!"父亲很激动,"这些年在深圳过得好吗?"
"挺好的,叔叔阿姨一路辛苦了。"陈泽接过父亲手中的行李,"我已经帮你们安排好了住处,就在医院附近的酒店。"
坐在他安排的专车上,我偷偷打量着这个曾经被我嫌弃的男同学。十年时光,把那个内向腼腆的少年磨砺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人。他谈吐得体,举止从容,完全看不出当年那个"学习迟钝"的样子。
"医院我都安排好了,明天上午九点钟,主任会亲自给你看诊。"陈泽一边开车一边说,"这家医院是深圳最好的,你放心。"
我想说声谢谢,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你现在......"
"我在市政府工作,"他平静地说,"分管民生工作。"
父母听了都很惊讶:"这么年轻就当官了?真了不起!"
陈泽笑了笑:"都是为人民服务,不敢说当官。"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对我们歉意地说:"不好意思,我接个电话。"
"好的,书记。明白,我马上过去。"他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而恭敬。挂了电话,他有些抱歉地说:"临时有个重要会议,我先送你们去酒店,明天一早我让助理来接你们去医院。"
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高中时的一幕。那时的他,也是这样急急忙忙地跑去办公室找老师问题,而我还嘲笑他"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
"晓雨,你当年眼光可真差劲。"母亲突然感叹,"人家陈泽现在可是实职副处级,以后前途无量啊。"
我苦笑了一下。是啊,当年的我是多么势利和狭隘,单凭一时的学习成绩就对人下定论。而现在,我这个曾经的"优等生",却需要他的帮助。
第二天一早,一辆黑色奥迪准时停在酒店门口。车上下来一个年轻女孩,自我介绍是陈泽的助理小王。
"陈主任让我全程陪同你们。"小王很热情,"他现在在开常委会,结束后会来医院看望你们。"
03
在医院,我才真正感受到陈泽的分量。主任医生亲自接待,检查安排得井井有条,就连住院手续也有人提前办好了。
"陈主任特别交代,要给秦小姐最好的治疗。"护士长对我说。
听到这些,我的心里五味杂陈。当年那个被我嫌弃的男生,如今却在用这样的方式"报复"我的傲慢。
中午时分,陈泽来到病房。他换了一身休闲装,看起来没那么严肃了。
"检查结果怎么样?"他关切地问。
"医生说需要做个小手术,"我说,"麻烦你了。"
"别这么说,我们是同学。"他淡淡一笑,"你以前帮过我很多。"
这句话让我更加惭愧。那些所谓的"帮助",不过是带着优越感的施舍罢了。
"对了,"他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