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柒柒 编辑|马桶

前几天,一条抖音视频火了,视频中,后排乘客几拳砸在网约车司机“梅溪湖飞行员”的头上,口里叫嚣着:“你想挨打是吧?!”接着又是两拳,“动你何解!”

几分钟前,这名乘客点着烟上车,司机提醒:“把烟丢咖,车上不能抽烟。”

“才点的呢。”乘客没有掐灭烟的意思。

“车上不能抽烟,后背都贴了,等下别的乘客会投诉。”司机坚持。

“你是何解啰,抽根烟箇多空话。”

“你要抽烟就下去抽。”


双方还没多言语几句,乘客的爆脾气一下就上来了,出现了开头打人的画面。当然留言中有不少人认为司机的调子也高了点,要乘客莫抽烟,却连“请”或“麻烦你”这样的词都没有。

司机报警后,第二天,乘客来道歉,并赔了一万二千块钱。司机在第二条视频中说:“我绝对不会停下整治这种冇素质乘客的脚步。”

这是长沙这座城市在禁烟文明进程中的一个小插曲。

在长沙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叼着香烟的行人,餐馆、网吧、KTV等场所烟雾缭绕的场景更是屡见不鲜。以前我们习以为常,受不了也只是避开,而现在民众的认知,观念的水位在变化,以前不是问题的问题,开始变成问题——吸烟有害健康是共识,不想在公共场所吸入二手烟,是一个人基本的健康权益。

#当控烟令照进现实

不久前,演员徐娇在长沙某餐厅劝阻吸烟没用,对方还把烟头摁在她的饭碗里,视频冲上热搜,引发网友辣评“长沙,一座无论在哪都会受到二手烟攻击的城市”,许多长沙本地人也看不下去,开始发声。



△无视禁烟标识,随意抽烟的食客;长沙青少年宫楼道抽烟的家长 图源:网络

2019年5月1日,《长沙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禁止在交通工具和禁止吸烟的室内公共场所吸烟,违反者将被处以50-200元的罚款。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对吸烟行为未予以劝阻的,将被处以2000元罚款。此后,长沙逐步推进禁烟工作,2021年启动无烟单位创建工作。

当控烟令照进现实,这是一场文明与陋习的拉锯战,健康与自由的博弈,也是一场关乎城市文明进程的考验。

湘菜馆里,一扇推拉门将大包间一分为二,一侧,八九个中年男人左手烟右手酒,称兄道弟,推杯换盏,吞云吐雾地正热闹,突然中间的推拉门被拉开,旁边一桌的妹子过来好声好气地说:“我们这边有细伢子,可以麻烦不抽烟不。”

靠门的男人满不在意地说:“箇有么子啰。我们细时候不下(ha5,都的意思)是箇样范长大的。”

“回长沙一下高铁,就觉得整个城市弥漫着烟味,”90后长沙妹陀莉莉在广州工作了五六年后,对比感受明显,在长沙去医院都能闻到烟味,“我有肺结节,搞不好就是肺癌早期,是不能闻二手烟的,现在我基本不考虑回长沙发展了。”


图片来源:网络

过年回长沙,在电梯里遇到抽烟的,她也不太会出声阻止,怕一个妹子会吃亏,在她看来,会在公共场所抽烟,不顾及别人的人,素质应该不高,说了也不一定会听。



△电梯里基本会张贴禁烟标识,但总有素质低的人

“平时会注意在室内和有小孩的地方主动不抽烟,至少会问一句可不可以抽烟。”有着十几年烟龄的宇伢子说,长沙很多餐厅标配烟灰缸,禁烟氛围并不算浓。

外出饮食店的吸烟区设置在餐厅门口区域,老板痞子介绍,“我们店内是不让抽烟的,大家基本都能接受,没有那种霸蛮要抽的。”最初合伙人内部对店内是否禁烟有过分歧,但分析过数据后发现,他们店的客群主要是年轻人,女性占了差不多60%,便决定了做无烟餐厅。



△左图:店内张贴的禁烟标识;右图:社区在群里对餐厅老板做禁烟宣介

在走访中,某家市中心的足浴店,当询问是否可以抽烟,服务员回复可以。

北边的一家日料店,店内张贴了禁烟标识,店员答复只有你们这桌客人时可以抽,店内有其他客人是不能抽烟的。

某电竞馆老板直言:"不让抽烟?那不如直接关门!"

位于北辰的中信银行大厦在一楼大厅设置了醒目的“无烟大厦”宣传,泊富大厦写字楼的进门口,早几年也就已经立起了“无烟大厦”的提示牌。

曾有员工在中信银行大厦里偷偷抽烟,结果很快被发现,并罚款一万元。



△中信银行大楼里“无烟大厦”的宣传牌

#公共场所禁烟面临诸多问题:文明与陋习

“槟榔配烟,法力无边”的街头俚语,解放西酒吧街的"烟酒社交法则"——递烟是破冰,敬酒是诚意,拒绝就是不给面子,不合群,这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长沙部分人的生活方式。

“要是给一个三四十岁的长沙男人开烟,他摆手说不抽烟,对方会很意外。”从北京回长沙已五年的长沙伢子王利觉得这本不应该是件意外的事,抽烟就是不文明的表现,危害个人健康也影响他人。在北京,他认识的不少人出于健康考虑都开始戒烟,但在长沙,烟民的数量还是很大。

以前在北京时,抽烟的同事们通常上一个小时班后,跑到楼梯间抽烟,其实也是种休息,王利觉得这样挺好的。在香港甚至更严格,要到大楼下的指定吸烟区抽烟,电影《春娇与志明》的男女主角就是这样认识相恋的。



△在香港街头,必须找到图片上这种顶部带烟灰缸的橙色垃圾桶,才可以在旁边抽烟,否则被环境保护署的人抓到,将罚款3000HKD,乱扔烟头,罚款1500HKD。图源:网络

“在长沙,要是领导抽烟,那基本大家会直接在办公室里抽烟。”


图片来源:网络

禁烟餐厅“进强天妇罗”日料店的老板强哥说,店内曾发生过个别客人在榻榻米房间用餐时,偷偷抽烟还边嚼槟榔,服务员在上菜时,提醒制止无用,被对方全程污言秽语攻击,服务员被骂哭,还发现他们把没有全灭的烟灰弹到榻榻米上烧出洞,把嚼槟榔的渣渣和痰随地吐。

“那我们直接‘请离’,并且将这类型的客人直接拉入我们店的‘黑名单’,除了有安全隐患,更多是不尊重人。”

当普通市民遇到这类素质低,胡搅蛮缠的吸烟者在公共场所违规吸烟时,首先可以向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让他们出面处理,进行劝阻,对方不配合时,可以拨打12345市民热线,同时用手机记录违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市民热线不同于110、120,属于非紧急处理事务的热线,往往没办法即时处理该类问题,同时,针对禁烟的地方性法规在实际执行时可能存在模糊地带和执法难度。

例如徐娇在遭遇对方抢手机并将烟头扔进其饭碗,报警后,警方到达现场后表示,长沙室内吸烟并不违法,餐厅内并未张贴禁烟标识,无法对男子进行罚款。

#无烟环境需要社会共治

公共场所室内不能抽烟,保护的是不吸烟的人免受二手烟危害的权利。二手烟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有害元素,对非吸烟者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特别是儿童、孕妇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

即使二手烟的危害早已被广泛证明,公共场所禁烟已有相关规定,但碍于社会文化观念和执行难的现状,地方性控烟禁烟法规在落实时仍有困难。

当前我国尚无全国性的专门控烟法律法规,根据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5月,我国24个省份出台省级控烟相关法规,254个城市出台市级控烟相关法规。据统计,中国目前已有24个城市通过全面无烟立法,长沙不在其列。


△上海是全面无烟立法的城市之一,此图为上海市控烟热力地图截图,市民都可参与和监督,进行标记

我们可以在数据上看到2019年《长沙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后的一些变化:控烟令前的2018年,长沙部分公共场所如网吧、酒吧、夜总会和餐馆的二手烟暴露率较高,其中网吧为89.3%,酒吧和夜总会为87.5%,餐馆为73.3%。湖南省室内工作场所非吸烟者二手烟暴露率为6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8年湖南省成人烟草流行调查结果显示,长沙15岁及以上成人吸烟率为26.7%,2022年长沙市15岁以上居民吸烟率为19.70%,提前达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20%以下的控烟目标。公众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率也显著提高。

烟民宇伢子提出希望在禁烟的同时能尊重烟民吸烟的权利,可以合理设置吸烟区引导烟民到吸烟区吸烟,并做好物理隔离措施,“可以像设置卫生间一样设置吸烟点,不是不让吸,而是让憋到‘厕所’吸。”

在日本的许多城市基本不设垃圾桶,我们可以在街道上看到专门设立的吸烟区,自2020年4月起,日本根据《健康促进法》实施了更严格的禁烟规定,几乎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均禁止抽烟,户外公共场所也实施了禁烟措施。

“不限定抽呢,里面下是烟,吸两口就要得哒,”去日本旅游的罗爹爹憋了一路烟瘾,从吸烟室出来笑着说:“烟灰都冇地方弹,莫谈到别个的脑壳上面哒。”



△日本马路边设立的吸烟区;排队等待抽烟 图源:网络


△日本餐厅内设置的吸烟区 图源:网络

今年1月20日起,《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二条第一项的公共场所不再包括“饭馆,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这5类场所,是否意味着这些地方不再禁烟?禁烟的公共场所到底包含哪些地方?

上海控烟协会副会长陈德在一档播客中分享道,《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设定公共场所范围的主要目的是对这些地方的卫生条件、疾病预防和人体健康进行有效监管,但这并不直接影响这些场所是否应被视为禁烟的室内公共场所。

通俗来讲,只要是公用的,共享使用的地方都属于禁烟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包含了饭店、咖啡馆、酒吧等,还有医院、公共交通、公交车站等等室内和开放室外场所,营运的网约车也在禁烟范畴之内

这让苦二手烟久矣的市民能更清晰地知晓禁烟的公共场所范围,保护自己的权益。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提出,到2030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达到80%及以上。在公共场合更严格地限制吸烟是大势所趋。

同时吸烟文化也在逐渐转变。年轻时,受部分影视作品影响,有些妹子会觉得吸烟的伢子很MAN,或者在街头用潇洒的姿势点燃一根香烟,代表很酷和自由。但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妹子在挑选对象时,会倾向于不抽烟的伢子。

控烟是一个天然的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行动,通过吸烟者的社会公德自觉性、非吸烟者的不容忍和维权、有关场所的管理、执法部门的处罚,层层递进。

作为长沙人,我们如此热爱这座城市,所以可以坦然地去讨论这座城市还可以如何变得更好更文明。

我想这座城市需要的并不只是疾风骤雨式的整治,而是一场深入毛细血管的文明觉醒。当每个长沙人都意识到"劝阻吸烟不是多管闲事,而是守卫呼吸权",当拒绝递烟不再被视为"不合群",当无烟环境成为商业竞争力的新筹码——那时我们或许能在岳麓山顶俯瞰全城,真正看见"万家烟火",而不是"万家烟雾缭绕"。


作者——柒柒

一个喜欢写故事的湘妹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