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博主“司马3忌”向复旦大学举报沈逸教授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研究过程中,冒名将从事艺术专业岗位的配偶列为第一作者,或涉嫌侵占瓜分国家社科基金。
根据该博主给出的举报材料显示:中国知网收录的《传媒观察》期刊,在2022年6月刊发署名段惠子、沈逸题为《俄乌冲突中的国家认知塑造与战略博弈——数字时代的“有组织政治站”》。该论文注明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17ZDA106)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经笔者查询,《传媒观察》是新华报业集团主办的学术期刊,被列为CSSCI扩展版,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由于互联网信息纷繁复杂,各种反转层出不穷,本着小心求证的原则,对于该事件,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求证:
1,段惠子是谁?
2,与复旦大学沈逸教授有什么关系?是否真为夫妻关系?
3,违规署名是否违反学术规范?
本文根据整理公开资料,回答上述问题:
一、段惠子是谁?
根据中国知网段惠子本人的博士论文及后记内容可知:
段惠子本科就读于吉林大学考古系,后研究生阶段在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书法文献,2004年或05年就读于复旦大学,经过三年延毕之后,在2011年获历史学系博士,专业是历史文献学。
根据上海开放大学的录取名单,2017年,段惠子被上海开放大学录用,职位是助理研究员,入职部门是培训管理部、培训中心。
根据中国知网的论文数据可知:截至笔者查询前,段惠子一二十年的学术生涯有六篇学术论文。博士论文是《翁方纲著作研究》,另外四篇也是书法、历史文献方面的研究,只有上文被举报的论文显得格外独特——这是一篇国际政治类的论文,与其之前的研究方向基本上八竿子打不着的。
二、段惠子与复旦大学沈逸教授之间的关系?
根据【美岸明天】公众号发布的消息,段惠子的确与沈逸教授为夫妻关系。2019年沈教授曾经积极参加所在小区的业委会活动,投身社区公益,并且自荐为业委会候选人。
根据中宣部 教育部 科技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印发《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社科办字〔2019〕10号)规定:
违反署名规范,未参加研究或创作而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而不当使用他人署名,虚构合作者共同署名,或者多人共同完成研究而在成果中未注明他人工作、贡献;
根据复旦大学《学术规范(试行)》规定,署名问题属于学术不当行为。
综上,网传的举报信息基本属实,段惠子老师不知道什么原因,从以往的书法、历史文献研究转移到俄乌冲突、大国政治,而恰巧,沈逸教授的研究领域又与之重合,并且还加入了一个课题组进行高深的学术研究,真的让人觉得很巧合啊。
但从目前的信息来看,这些可能存在的学术违规行为很难撼动沈逸夫妇。
段惠子早就已经成为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的博士后,也将自己的研究方向成功转变为新媒体领域。——张雪峰的含金量还在提升!学什么新闻传播,是你能研究的吗?
最后,笔者对于上述问题不做过多评价。只是期望有关部门出台学术方面“近亲繁殖”的规范。从中山大学的“宋教授”,到被学生集体举报的华中某校的“黄教授”,这方面的案例实在太多、太多,已经无力再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