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地求和”这四个字,听起来像是历史课本里的老黄历,但是近来,它竟然又成了热词。乌克兰被曝考虑割让领土换取北约入场券,亚美尼亚战败后被迫让出近1万平方公里土地,就连菲律宾、韩国也时不时在南海和东海搞点小动作……更魔幻的是,这些国家一遇到麻烦,总有人暗戳戳地喊话:要不,找中国试试?
但问题是——中国是“备胎”吗?还是“救火队长”?那些想拉中国下水的国家,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清朝末年,中国被列强割走154万平方公里土地,光是沙俄一家就占了154万平方公里,最后通过40年谈判才拿回1.5个岛。这段屈辱史让中国人明白了一个真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但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软柿子”。我国海军世界第二,2艘现役航母、8艘万吨大驱;空军1600多架战机,歼-20隐形战机直接对标美国F-22;火箭军的“东风快递”更是全球包邮,精准送达。这种实力,谁还敢逼中国割地?
1955年,中缅因边境冲突差点擦枪走火,但中国没选择开战,而是用谈判解决了问题。最终,中国拿回342平方公里土地,缅甸得了220平方公里,还赚了班洪、班老地区的人心归附。这说明什么?中国不靠拳头占便宜,但也不会吃哑巴亏!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乌克兰从“誓死不和谈”到“割地换安全”,泽连斯基政府的态度180度大转弯。内部官员辞职潮、西方援助缩水、战场节节败退……压力之下,乌克兰甚至想拉中国当“调解人”。
但中国的回应很明确:尊重主权,但不当冤大头!”王毅外长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撂下狠话:若美继续施压,中国必将奉陪到底! 潜台词是中国可以劝和促谈,但绝不会替谁背锅!
美国一边指责中国“支持俄罗斯”,一边自己给乌克兰送武器。结果呢?中国代表耿爽在联合国直接打脸:如果中国真给俄军援,战场早变天了!这种“贼喊捉贼”的套路,中国见多了,根本不吃这套!
中国不是“备胎”,而是“原则控”!
原则一:不干涉内政,但绝不容忍挑衅
韩国在苏岩礁扩建设施,菲律宾在南海搞小动作,印度在边境挑事……中国的态度很明确:谈,可以;打,奉陪! 中国海军在东海的常态化巡逻、空军在南海的“打卡式巡航”,都是在告诉某些国家:别把中国的克制当软弱!
原则二:和平解决,但不做“烂好人”
中国和塔吉克斯坦、缅甸的边界谈判,都是用“土地交换+人文考量”实现的共赢。但某些国家一边挑衅中国,一边指望中国帮忙“擦屁股”,这算盘打得也太响了!
2004年,中俄谈判收回半个黑瞎子岛。有人吐槽:154万平方公里才拿回半个岛?但别忘了,这是通过和平谈判实现的突破,而且中国拿回的是战略要地,不是“面子工程”。
为什么中国不当“靠山”?
中国援助过非洲兄弟搞基建,帮东南亚国家抗疫情,但前提是对方得“自力更生”。想靠中国当“保护伞”?抱歉,中国不搞那一套!
中国军力强是为了自卫,不是为别国火中取栗。看看美国到处打仗,结果国债飙到30万亿美元,国内通胀上天。
中国支持的是多边主义,不是拉帮结派。王毅外长说得好,中美本该共同担责。但如果美国非要对着干,中国也只能“奉陪到底”。
面对割地压力和甩锅行为,中国的态度很明确:不惹事,不怕事;谈,大门敞开;打,随时奉陪!
那些想找中国当靠山的国家,不如先学学中国怎么从“割地狂魔”的阴影里站起来——靠的是自力更生、科技强军、外交智慧。毕竟,“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自己强大,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