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上任,美国的一众盟友大多数都表达了悲观态度,也不愿对美国的关税勒索行为买账。然而,却这有这么一个国家,在特朗普关税大棒还没落到自己头上,就开始主动对美国示好并“让利”,那就是印度。除了主动对美“让利”以外,印度总理莫迪还迫不及待的开启了自己的访美之旅。在登机飞往美国之前,莫迪政府干了两件事,是哪两件事呢?
首先是在关税上对美国让步,大幅削减了高端电动车的关税;而在移民问题上,印度还在上周用专机接回了100多名非法移民,并誓言将对非法移民进行“严厉打击”。
其次是印度钢铁部长库马拉斯瓦米在2月12日对外宣称,由于中国钢铁出口的增长“往往伴随着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印度国内钢铁生产商正面临“严峻挑战”,印度可能最快在六个月内对来自中国的钢铁征收15%至25%的临时税。
莫迪政府的这两个举动无疑是在讨好特朗普,为和特朗普的会谈创造和谐氛围。因为印度一直以来就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最突出的国家,按照《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显示,印度对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为14%,相比之下,中国、加拿大的平均关税分别仅为6.5%、1.8%,这使得印度非常容易受到特朗普“以牙还牙”的关税威胁。
然而,特朗普显然对此并不买账,不打算给莫迪面子。援引观察者网2月13日消息,在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对外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会在与印度总理莫迪会晤前宣布对等关税。这意味着,印度将因为特朗普的对等关税而遭受重大打击,印度2024年向美国出口了约870亿美元的商品,而美国对印度的出口仅为320亿美元,印度有高达45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按照特朗普此前的说法,“美国不想占便宜,但也不想吃亏”,那么印度势必也要进口同等份额的美国商品,否则就会被美国加征高额关税。
目前的情况来看,印度最佳的解决方案只有两个,一是购买美国军火,二是增加对美国能源的购买量。无论如何,莫迪这次都很难从特朗普的谈判桌上“满血归来”。而他选择向中国加征关税的做法,也注定无法弥补自身在中印贸易上的颓势。
从两国目前的贸易额来看,2024年中国对印出口约为1204亿美元,而自印进口为180亿美元,中国对印贸易顺差达到了1000亿美元。这凸显的是印度对中国的高度依赖,而非简单的归咎为“不公平贸易行为”。因为中国对印出口主要集中在高附加值产品上,例如机电、半导体等,而这些却恰恰是当前印度的弱项。
由于印度的工业基础薄弱,并不能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即使对华加征关税,这些关税最终也会由印度国内的需求方来消化,并转嫁给印度人民。所以,莫迪政府想要扭转这种局面,最重要的还是加速自身的产业升级,而不是有样学样,用特朗普那套关税策略来套用到中国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