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话

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要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射阳发布》推出《牢记嘱托 答好“强富美高”新答卷》系列报道,全面展现射阳大地“强富美高”建设的创新成就和生动实践,为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鼓足干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射阳新实践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2月5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盐城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将科产融合工作放在“头版头条”;紧随其后,2月7日,我县召开全县产业高质量发展暨项目攻坚年推进会,突出强调“链群并举、科产融合”的前进方向。

在我县“新春第一会”上,县科技局公布的一组数据让人眼前一亮——2024年,我县技术合同成交额、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2.6%、10.7%,大功率漂浮式风电机组等一批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成果,丰源生物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高企总数突破205家,天能炭素、明科橡塑、欧瑞达新材料首批创成“省瞪羚企业”,“投贷联动”科技金融服务成效全市领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我县接续开展科技创新突破年、推进年、提升年、攻坚年活动,以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百亿级企业、千亿级链群正在“创新发展”中拔节生长。

01

“产学研”一体

科技之“花”结出产业“硕果”

科技引领,动力澎湃。去年10月,全省科技大会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京召开,我县江苏丰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完成的“微生物源农用投入品绿色高效制造及产业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为我县首次获得该奖项的一等奖。

“该项目在微生物源农用投入品绿色高效制造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丰源生物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突破了生物分离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性地开发了新型生物刺激素、微生物农药、肥料等产品剂型,推动产品进口替代,显著提升了国内绿色农用投入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时代之变,形势逼人。“县域经济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县科技局负责人介绍,我县立足县域特色优势资源和禀赋,将创新元素融入产业、载体平台建在园区,强化“产学研”合作,以科技引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风电装备产业放大时代新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院、CQC新能源创新基地聚合效应,支持远景、中车、亨通等领军企业前瞻布局海上风电机组轻量化、海底特高压输电等新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打造服务全球的海上风电产业创新策源地。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依托比亚迪、立讯等头部企业,联动吉林大学汽车研究院、清华大学物联网研究院,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动力电池、车载智能感知等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中心。


——电子信息产业园发挥拉曼半导体联合实验室作用,打造国内一流的拉曼光谱技术运用和转化中心。智能装备产业园放大无损探伤产业火炬基地效应,建设高铁轮轴超声波检测创新联合体。

插上科技创新之翼,我县正以全新姿态御风腾飞。

02

自主创新

科技攻“尖”跑出行业“黑马”

2月5日,春节刚过,盐城金刚星精密锻造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佩戴安全头盔与口罩有序操作,一个个精致的齿轮经过锻造、打磨等工序从生产线上输送出来。“我们正在生产意大利康迈尔、日本久保田的订单产品,国内还有徐工集团、洛阳一拖的订单。”该公司总经理周华介绍说。


敢揽瓷器活,定有金刚钻。作为集齿轮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金刚星公司把“研发作为产业、技术作为商品”,每年以5%以上的销售收入作为研发费用,聘请中国锻压协会副会长徐祥龙作为技术负责人,联合苏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建立研究生工作站、产学研中心,加大创新力度,先后形成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还攻克了国内外锻压行业公认的圆柱齿轮和螺旋伞齿轮精密成形难题,其中外径550mm的“近净成型大规格螺旋伞齿轮核心工艺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我国齿轮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了行业整体技术进步。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齿轮行业要突破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形成自主品牌和专利技术,才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周华感慨地说。

传统产业在科技助力下求新求变,新兴产业则将眼光投向全新的市场,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着勃勃生机。


去年,我县下线了国内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功率漂浮式风电机组、世界首条最高电压等级500kv交联直流海缆、16—18MW“碳中和”海上大兆瓦风机、车船尾气制冷制冰机组……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在我县得到验证、转化、运用。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一个个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故事,让我们触摸到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局将紧紧围绕绿色低碳、海洋经济、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核心技术,引导企业设立“研发准备金”,鼓励龙头企业制定“领先研发战略”,三年内全社会研发强度跻身全市前列,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认定率突破60%。

03

优化生态

厚植“沃土”涵养发展“活水”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纵观我县科技创新领域,不难发现,关于“1+1>2”地闯与试,不仅有制度、机制,还有人才、资金等要素的配套与整合。

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科技即产业”理念,先后制定出台《射阳县“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射阳县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意见》等政策文件,大力推进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载体建设、科创生态优化等核心工作。

去年,我县共拨付兑现各类奖补资金4012万元,惠及科技型企业231户次;与南京银行联合开展“投贷联动”科技金融服务,24家企业获1.6亿元金融授信,19家企业获超1亿元贷款,与暖阳半导体、锡斌光电、欧瑞达新材料达成投贷联动合作;帮助25家企业申请苏科贷9065万元。

完善的制度、大力的帮扶成为集聚人才、汇聚资源的一大“磁极”。去年以来,我县构建“国际顶尖-国家领军-省领军-市领军-县领先”五级高层次人才库,梳理博士以上柔性合作人才近300人,帮助申报国家级人才4项、省级人才5项、市级人才4项;举办第五届鹤乡人才·科技创业大赛;举办高企培育、研发投入归集、人才·科技赋能等培训和活动12场次。

攥指成拳,打造集聚各类要素的“强磁场”,已成为我县科技创新领域的共识。

新一年,我县将聚焦创新第一动力、产业高质量第一支撑,实施“双创”融合“五大行动”,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产业创新带动科技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贡献更多射阳力量。

文 字:贾 凡 唐莹莹

图 片:射阳发布综合

编 校:郭雨婷

责 编:张宏伟 黄 燕

审 核:刘友华 樊 颖

声 明:凡“射阳发布”原创稿件,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部分稿件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射阳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15-89290569 0515-82486228

点个「在看 赞」再走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