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目前湖南学科竞赛几乎被浙江碾压,湖南想学浙江那种雁阵式竞赛生培养模式,但是经过实践,收效甚微。
前几年停止长沙四大在全省范围内选拔生源,除了长沙四大之外,只有株洲少数几个地市学校进入国集队,并且只是偶尔一两个进入国集队。难道长沙之外的地市就没有竞赛生源吗?不是,只是被地市学校湮没了。
有不少人认为,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金子会发光,但是周边环境不友好时,就很难发出光芒。需要打磨,否则很快就会泯然众人矣。
每个地市的优秀生源真不多,就算通过一次选拔考试,也很难选出优质生源,因为教育部门为了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不允许长沙四大提前选拔。这就是大大延缓优秀生源脱引而出的时间与机会。特别是数学物理信息低龄化,其他省市不少优秀竞赛生在初中就能进入国集队,而在湖南,不到高中,可能连参赛机会都没有。
因为目前选拔方式是,将地市中考排名前200名的学生挑出来,参加长沙四大的考试。对于学霸来说,数理化中考试题太简单啦,拉分的全靠语文英语,数理化优秀生,语文英语也很好,凤毛麟角。在这样的范围内选拔竞赛生源,可以说有点野蛮粗暴,也注定长沙四大还是很难挑不出优秀竞赛生源。
当然也不能怪当前学校,因为目前高考招生,对竞赛生也不那么友好,竞赛生只有进入国集队,才能免高考直接保送清北。也就是数理化生及信息,除了数学有60个,其他四科各50人,每年只有260名可以保送,因数学、信息等允许低年级参加,可能高一取得保送资格的,再参加后面竞赛,重复取得保送资格。实际每年没有260人保送清北,并且这是全国青少年在竞争,数学物理信息还要面对低龄学生竞争。也就是说大部分竞赛生是炮灰,要回来参加高考的,除了少数学生能裸分考进清北,大部分只能依靠强基进更好的学校。
也就是注定长沙四大选拔生源时,首先要求综合学习能力强,然后才能入围竞赛圈。偏科生连入围地市前200名,都难,所以真正偏科生很难进入长沙四大圈。也就是目前湖南有不少国集队,却难以入选国家队。
为啥湖南数学、物理及信息的国集队不多,因为竟然培训大部分是从高中开始的,而其他省市是从初中甚至小学开始。因为长沙四大没有初中小学对接,这让数学物理信息竞赛生感到非常无奈,却又必须面对现实,拿金银牌容易,进入国家队很难。湖南数学物理信息竞赛成绩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在此。
目前只有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好一点,就是他们有自己的初中甚至小学,这样可以从初中小学开始发现培养竞赛生。最近长沙四大意识到这个短板,都开始建立附属初中小学,不过这样竞赛就开始从小学卷起。
也许湖南学科竞赛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愿湖南竞赛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