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过后,春耕备耕进入大忙时节,各类农业机械成为农业生产的好帮手。在重庆市黔江区,农业执法部门将监管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从严查处生产销售假劣农机、翻新农机和拼装改造农机等违法行为,确保农民朋友用上放心农机,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2月19日,黔江区,农业执法部门前往农机销售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市面上销售和租赁的农机展开“拉网式”检查。每到一处,执法人员除了仔细查看农机的产品合格证明、销售台账和维修记录,还会重点查验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并检查农机是否存在以次充好、拼装改装和超期使用等情况。
“在购买农机时,一定要查看产品合格证、‘三包’证明、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等,如果没有这些证明,很可能是假劣农机,或者是拼装翻新农机。”黔江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二大队大队长傅前科介绍说,“这些农机不仅质量无法保证,还存在技术缺陷和安全隐患,不允许上市销售。”
农机质量关系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在黔江区,农业执法部门还针对春耕备耕期间,农户使用率高的小微农机进行重点摸排,要求企业不得销售来路不明的农机,以及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农机,在出售二手农机前必须进行设备保养和调试,严防“三无”农机和假冒伪劣农机流入市场。
今年,黔江区有近4万台各种农业机械服务春耕生产,农业执法人员还前往农机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机检验、安全生产和政策法规科普,指导农机手规范操作。
上游新闻签约摄影师 张瑜洋 摄影报道
投稿邮箱:syxw@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