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邹城紧扣服务保障工业强市、“双百”城市、乡村振兴等发展主题,推动法治邹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邹城实践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聚焦深化法治邹城建设,强化依法治市顶层设计。坚决筑牢思想根基。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法11次,开展专题培训136次,干部队伍法治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持续提升。自觉扛牢政治责任。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法治建设有关工作14次,召开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及各协调小组会议8次,对法治建设具体工作进行详细安排。纵深推进法治督察。推动法治督察与市委巡察深度融合,规范“双察”工作流程,做到部署、了解、反馈、整改“四个统一”,去年累计巡察部门、镇街33个,整改问题85项。
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提档升级。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实施政务服务“素质提升、审批提速、服务提优、数据提效”四项引领工程,推出168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拓展123个社会化合作网点,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99.6%。打造公平有序的法治环境。建立企业合规经营告知制度,梳理形成涉及25个部门、352个事项的《依法经营指引》,“一业一册”帮助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邹城获评省行政执法领域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指导工作试点县。打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实施信用风险分级监管,将“双随机、一公开”、食品产品质量等监管纳入信用风险评估,按照信用风险状况,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对诚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
聚焦夯实法治社会根基,凝聚法治惠民强大合力。提升法治为民实效。实施20个“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形成“众责邹知”民生诉求责任认定、“‘邹’全助企·‘城’心为民”应急执法等法治为民品牌,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成色更足。提升法律援助效能。依托“1+16+N”法律援助平台,开通线上咨询热线和维权绿色通道,去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711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500余万元。加强依法治理能力。健全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运行机制,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群众诉求办结满意率98%、问题解决率96.6%。
(大众新闻记者 高峰 通讯员 段文浩 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