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大官庄村的南侧,有一座四层小楼,看上去平平无奇,但走进其中,就会发现其中另有玄机,里面出奇地“安静”。放眼望去,一排排书桌被分隔成一个个1米宽的“小格”,不少年轻人正戴着耳机、埋头看书,只能听到笔尖在纸上摩挲的沙沙声。
自习室内一排排书桌被分隔成一个个1米宽的“小格”。
“这是我们与山东轻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轻学教育)合作打造的寄宿学习基地,主要为考公、考研和专升本的学生提供吃住学一体的寄宿服务。”大官庄村党总支书记黄平新说,基地现在有600多学员,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30多万元的收入。
村里之所以能发展起寄宿学习基地,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2023年初有一位学生联系到我,希望能在我们村租间房,好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来‘充电’。”黄平新回忆道,因此,他想到自己村远离喧闹的城区,环境优美、安静,同时交通又便利,距离泰山学院等高校仅需20多分钟车程。村里正好还有闲置的场所,便萌生了开设自习室的想法。
“经过前期调研,我们发现很多学校自习室资源紧张,而在家学习又常常受到各种干扰。因此,不少学生迫切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购买自习座位’已成为许多年轻人不得不考虑的选择,自习室市场需求十分旺盛。”黄平新说。
说干就干,2023年3月,大官庄村就联系到了轻学教育,提供一万平方米的场地,合作开设了自习室。“场地设施都比较完善,休闲背书区、打印区、食堂、健身房及瑜伽室等区域一应俱全,宿舍也都是上床下桌的四人间和六人间。6月份正式开业,不到2个星期就吸引了200多名年轻人。”黄平新说,随着自习室口碑逐渐“发酵”,来这里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
自习室设施都比较完善,各区域一应俱全。
人气提升了,也带动了村里的发展。不少原来外出务工的村民也回到了村里,办起了快递站,开起了农家小餐厅、小卖部。
“自习室运营方还开设了食堂,招收村民做工,还有不少村民专门负责自习室的卫生清理、秩序管理以及设施维护,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黄平新表示。
记者了解到,除了售卖“安静”,大官庄村还投资建设了乡村振兴设施农业,发展采摘园经济,建立了绿色能源科技产业园,引进企业入驻。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融合“加速跑”,每年可为村集体共增收近300万元。
如今,大官庄村的自习室已累计服务了1300余名学员,不少学生在“安静”中考上了心仪的岗位或学校。随着学生们的来来往往,也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游玩,人气快速聚集,村民的钱包也鼓了起来。“下一步,我们计划抓好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特别是让煎饼等本村‘土特产’走出山东,走向全国。”黄平新说。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李兆兴 通讯员 付刚 陈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