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华为可谓是全面开花。

先是和上汽集团合力打造的第五“界”——尚界品牌,又和广汽合作的GH项目也在加速推进;最近CEO卢放宣布,岚图在2025年年内全品类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鸿蒙智行

岚图汽车



再往前看,、,,等品牌也都选择了华为作为合作伙伴。一时间,华为的鸿蒙智行和HI模式两条业务线都实现了进展。除此之外,华为还在积极探索其他合作模式,合力将汽车业务这块蛋糕做大。

长安阿维塔

深蓝

长城

坦克

比亚迪

方程豹

这让业界看到了华为效应的强大辐射能力,上汽、广汽、东风、长安、、、北汽、赛力斯等知名车企组成了华为庞大的朋友圈。关键是,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久负盛名的国有汽车集团,还不乏有央企级别。

奇瑞

江淮

此前,业内总是对余承东的“遥遥领先”不置可否,更多的观点认为是宣传作用大于实际效果,但是从最近一段时间华为和一众合作伙伴深度合作四处开花的情况来看,华为的朋友圈开始发力,爆发出的能量不可轻视。

不遗余力加快速度

前段时间,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搭载高阶智驾的举动,着实震惊了中国车市。7万的海鸥参数图片)就可以高速领航和代客泊车的智驾功能,这让一众竞争对手感到一阵眩晕。比亚迪2024年累计销量可是达到420万辆的规模。2025年,四五百万辆搭载高阶智驾的新车集体上市,就问哪个对手不胆寒?



这也难怪余承东、魏建军等业内大佬对比亚迪的行为各种内涵。

承东最先发声,"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就像打电话有网就行,上网就需5G!"。随后就是魏建军喊话:“智能驾驶不是一场秀,实践出真知!”;何小鹏说,欢迎近期多家头部车企发布智能化战略,称智能驾驶时代加速到来,将携手推动中国智驾进步。

以上大佬说了什么不重要,正面的、阴阳怪气的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这个时间节点,大家发言的这个动作。

要说上述车企中受冲击最大的,还是要属华为。毕竟它在智驾这个领域投入最大,此前也被认为是国内的智驾一哥,有技术,有客户,甚至还能卖车。2025年,鸿蒙智行的销量目标是100万辆,比2024年实际销量44.5万辆增长了一倍有余。本身完成这样大幅增长的目标,对于华为来说就有一定的压力。如今还有比亚迪推出全系智驾这个因素,这绝对会对华为造成极大的压力。



笔者在此前文章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尽管上汽集团和华为倾力打造的尚界品牌,按照原有计划是在今年4季度上市,但是为了压制比亚迪在智驾领域的扩张,双方或许会在更早的时间节点推出新车。和广汽合作的GH项目,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尚界和GH项目还属于远水不解近渴,而东风岚图宣布全品类车型在2025年内已经搭载华为乾崑智驾,就已经说明问题。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华为会不遗余力地向合作伙伴推出乾坤智驾,为的就是加快推广速度,扩大产品覆盖率。

各个都是如狼似虎

目前,不只是华为一家在加速推进智能化。我们看长安、小鹏和吉利都推出了各自的计划和预期。2月9日,朱华荣发布了“北斗天枢2.0”计划,描绘了长安汽车未来数智新蓝图,从2025年起将不再开发非智能化新产品,未来3年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



2月10日,何小鹏宣布小鹏汽车2025年年中将推出V6全新大版本,即准L3级别的高阶自动驾驶技术,2025年底推出L3级别自动驾驶;吉利汽车将于3月初对外发布重磅AI智能化战略。2025年,吉利银河计划推出5款新能源车型和2款超醇电混车型,目标销量从2024年的49.44万辆翻倍至百万辆。由此来看,AI战略可能成为吉利汽车新的增长点。

智能驾驶,从一开始由小鹏领衔,到华为发扬光大,再到现在比亚迪全面推广,以及各家品牌的争相赶超。而这才是市场应该有的样子。

不拼一把,不打一场,你知道谁是不是纸老虎?

对于华为来说,它作为行业的头部玩家。截至目前搭载的车型超过20款。春节后就有长安系就发布了阿维塔07Pro+、阿维塔07Pro、深蓝S093款车型。随着去年享界S9发布,ADS 3.0已经实现量产落地。此前有消息称,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华为将会发布新下一代华为乾崑智驾ADS。



也就是说,华为不管是出于竞争的意愿,还是技术积累,它作为头部,是断然不允许比亚迪这样挑衅。据悉,华为乾崑将在品牌和技术方面两开花。乾崑智驾正在全面2C化转型,品牌营销工作将由多个部门、多业务线协同完成;同时,华为车BU将推出"一段式端到端"智驾方案,并推进L3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

当然,华为也有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那就是成本过高。余承东曾表示,30万元以下的智驾车型目前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在去年鸿蒙智行的直播中,余承东就表示智界R7卖一辆亏两万左右,解决方案就是销量规模要上去。

所以,我们看到华为在近期动作不断,也正是出于销量目的考虑。

百姓评车

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比亚迪要做的是挟销量以令智驾,而华为却是要凭借智驾的优势以扩大销量,双方本质上要争夺的就是智驾定义权和定价权。

因为消费市场的转折点已经来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