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授勋仪式,有55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这个里面赫然出现了一个名字,这个人叫李克农,也许你没听过他的名字,因为他没有带兵打过仗,也没有出现在历史书上,因为他从事着特殊的工作。



1955年国庆合照,李克农(左一)

李克农生于安徽巢县,因为家庭条件不错,他从小就读于私塾。因为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所以他的父母对他的教育非常重视,不过他们希望他能考取功名,但是他的发展显然和父母的预期背道而驰。长大后求学于当时芜湖有名的教会学校——圣雅阁中学,也就是在这里,他的民主革命思想开始萌芽。他靠着自己的能力,进入北京,在《通俗周刊》谋得了一份工作,但因为张勋复辟帝制,他逃回芜湖。

回到安徽的李克农从来没有停止过抗争,从安社到国民日报,自由民主的思想已经深入他的内心。李克农在五四运动的浪潮中被迫入狱,但是却并没有浇灭了他的一腔热血。他创办学校,与帝国主义斗争,在斗争中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于1926年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共产主义战士。这一个决定,将成为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和前进的动力。

刚刚参加革命工作,李克农就成为了一个情报人员。此时正处于国共合作的关键时期,蒋介石突然叛变,开始大肆屠戮共产党人员。4月18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开始在芜湖实施抓捕,李克农挺身而出,掩护了大量共产党主干力量。而李克农也因此成了通缉对象,辗转上海、南京。



李克农

为了及时获取敌人的情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一个由周恩来等组成的特别任务委员会,专门负责中共中央的安全保卫和秘密工作,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关系这我党的安危。1929年,李克农进入无线电管理局参加工作,在里面先后担任广播新闻编辑和电务股长,正式潜伏在敌人内部。李克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很快就受到了当时任局长的徐恩曾的信任。徐恩曾得意地炫耀自己有三员干将:钱壮飞、李克农、胡底,而这三人都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共产党员。他们组成党的特别小组,截获情报,与组织联系。

1930年8月,李克农奉命护送刘伯承出城。这个事情很危险,因为刘伯承当时在上海已经被人盯上,蒋委员长下令要求在全城搜捕刘伯承,此时的刘伯承似乎是“插翅难逃”。

接到任务的李克农神色浓重,他反复思考着对策,城里遍布特务和眼线,怎么把他送出去成了一个大问题。据日后李克农的妻子回忆,这一个星期的时间,李克农多了不少白发。李克农反复思考了一个星期,决定兵行险招,用敌人护送刘伯承出城。



刘伯承

由于他的身份,可以了解很多情报。他曾经的“学生”邢子春现在是警局侦缉队的队长,他抓了一个刺杀蒋介石的胡疯子正要押往南京,李克农就是要假借他的手把人送出去。当然,这很危险,因为一不小心就把刘伯承送往了敌人的“怀抱”。

那是一个下着雨的下午,路上人很少,一辆车停在马路中央,司机修着车,旁边还有一个男人举着伞抽着烟。没过多久,三辆车从闸北火车站行驶出来。因为车停在路中央,焦急的司机只能狂按喇叭。眼见修车的人依旧没有反应,车上跳出来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就是邢子春。原来,这根本不是一次巧遇,这就是李克农精心设计的“剧本”。

跳下来的邢子春大声嚷嚷,但是看到李克农后态度立马180度大转弯,连忙又是称老师又是叫李股长的。原来邢子春是从李克农的手底下进入警察局的,李克农算是他半个老师,而且李克农现在的地位也不低,他现在只是一个警局的队长,他可不想得罪李克农。李克农看了看,对于他的谄媚也没推脱,跟他握了握手打了个招呼。

假装有意无意地问道,要去做什么。邢子春也没多想,一五一十地跟他说了。早就知道一切的李克农笑着说道:“那就恭喜刑队长又要立功了”。邢子春满脸堆笑,此时的李克农却是话锋一转:“蒋委员长密令,要我押送一个案件知情人去南京,没想到车坏半路上了。这个人可不是简单的人物,与山西、云南、东北方面都有联系”。

邢子春还想细问,但是一想涉及到密保也不好问。李克农提出要上邢子春的车,这时候邢子春有点犹豫。李克农接着就说,“你在警察局受苦受累干活,到最后还得被丁局长压一头,要不我就去找丁局长,他肯定愿意干”。

这句话算是击中了邢子春的软肋,邢子春心想,要是李克农跳过自己去找了丁盛,功劳不就和自己没关系了吗?反正自己和李克农目的地都是南京,如果一起前去,还有自己的功劳。邢子春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拉上了蒋委员长的“客人”离开了上海。

但是在那个时代,有李克农这样的忠臣就会有叛徒,顾顺章就是其中一位代表。顾顺章叛变后,李克农等人的处境非常危险,因为他知道中共太多的秘密。他暴露了20多个秘密机关,一下子使我党的敌后工作陷入被动。为了向敌人邀功,他要求之间面见蒋介石,他要捣毁中共在国民党特务机构的组织。为了保障机密,他要求不要把他被抓的消息向南京发报,因为他知道,在国民党的中统内部潜伏着很多共产党。



顾顺章

但是特务们还是把抓住这个“大鱼”的消息发往南京,果不其然,情报被截获交到了李克农的手里。李克农完全顾不上自己暴露的风险,当即决定去找周恩来汇报。得到情报后,我党实施迅速转移,把顾顺章知道的消息通通掐断。

4月27日,陈立夫、徐恩曾带着顾顺章前往上海,他们要抓捕潜藏在上海的共产党员,但是赶到的时候早已人去楼空。这次行动虽然没有造成毁灭性打击,但是中共在国民党的情报系统几乎瘫痪。

随后李克农进入苏区工作,并参加了长征。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抬头,日本加紧全面侵华,国民党对共产党依旧是敌对态度,李克农又奉命投身于达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任务,而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搞定张学良

张学良作为“东道主”,开始率先发难,想要占据主动权。他想要改编红军,但是遭到李克农的拒绝,他表示了自己的立场。虽然这次没有达成合作,但是李克农给张学良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同年二月,李克农奉命继续拜访张学良。这次的张学良没有之前那种傲慢的态度,甚至都没有换军装,两人就这样谈了一夜,达成了四项口头协定。三月,李克农协助周恩来会见张学良,正式达成协议,于十二月正式爆发了“西安事变”,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奠定基础。



李克农和张学良谈判

抗战胜利后,李克农继续从事着情报工作。1947年,国共关系彻底破裂,蒋介石决定进攻延安。但是令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一切都暴露在我们的情报机构的眼中。从1946年底到1947年初,李克农等其他情报人员不断收到胡宗南行动计划以及蒋介石自认为给胡宗南密电指示。

拿到情报的中央调整战略,及时撤出延安,在陕北与敌人继续对抗。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以及蟠龙镇战役,我军连连告捷,在陕北占据主导地位,也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的情报工作。大批的情报人员潜入敌后,始终让我们掌握主动权,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全国解放后,李克农继续担任要职,负责情报工作以及外交工作,继续发挥着他的作用。1951年去朝鲜参加商讨停战协议,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显示了我们中国人民的气节。我们看到了前面戎马的大英雄,也不能忘了在敌后默默战斗的大英雄。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使李克农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临危不惧,面对困难能够勇往直前、不怕牺牲;他心思缜密,多次截获国民党重要情报;他功勋卓著,保护了许多共产党员免于敌人的毒手。虽然他没有上过战场,却胜过千军万马,他的功劳我们会永远铭记,他的精神将继续照耀着我们前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