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红古区围绕打造“立体多元、外联内畅、绿色智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这一目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发力推进综合交通大会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交通投资方面,红古区完成了2亿元的全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公路投资0.1995亿元,城市路网投资1.8亿元,设备更新投资45.8万元。这些资金的投入,为红古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公路方面,建成了多项重点工程,包括X318窑街至乐山段提质改造项目、红古园区山神沟至麦洞沟道路等,有效提升了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红古区还加强了农村公路的养护维修工作,完成了多条农村道路的建设和养护,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此外,公路货运量、客运量以及客货运总周转量均实现了同比增长,显示出红古区交通运输业的蓬勃活力。
在城市路网方面,红古区针对窑街、海石湾等地的破损、塌陷路面进行了维修,总面积达到6300平方米。同时,建成了北环路御景天宸人行天桥等重点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城市路网结构,提升了城市交通通行效率。
在寄递物流方面,红古区积极推进快递末端服务站和智能快递柜的建设,新增了1个快递末端服务站和8组2722个格口的智能快递柜,还有1台无人投递车投入试运营。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快递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寄递需求。
在出行指数方面,红古区通过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持续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以及严格进行道路交通执法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的一升三降,有效保障了全区人民的交通出行安全。
聚焦外联内畅,坚持项目引领。红古区动态调度了40个重点项目,截至2024年底已完工11个,在建6个,计划2025年开工8个,推进前期工作16个。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提升了红古区的交通通达性和便捷性。
注重软硬互济,坚持多措并举。红古区加快构建“六位一体”公共交通体系,新增投放了新能源定制公交和出租车,优化了公交线路和站点。同时,红古区积极开展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提升了道路交通秩序。
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红古区深入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被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确定为客货邮融合示范创建县。同时,红古区加强了农村公路“一路一档”信息化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提升了交通运输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程君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