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房段子』,您相见恨晚的房产军师,目前已为10000+成都购房者提供了一整套房产买卖的解决方案。
我向来以实战主义,稳中求进,并完全站在购房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的角度,辅以我在成都楼市超过14年摸爬滚打的经验,给出最合理的买卖、置换、选筹和落地实操方案。
以下精选问答内容来自房段子解答案例。由于以下问答信息,部分涉及到隐私等问题,因此有所删减。均为此前问答,因此回答的内容数据可能有一定的时效性,不能完全套用,还请理解。
房段子购房咨询团队(幕后分析及数据+社保、公积金、贷款合作团队+新房、二手房买卖团队),针对你的个人问题,一些简单的可以直接免费回答。
复杂或者定制一些的问题,我们目前提供——
①单次咨询(¥200元,单次问题及后续发散追问,限时1-2天);
会员
提问
房段子老师,春节回农村老家的时候,发现我好多邻居都修了新楼房。我也蠢蠢欲动,问了下预算,大概是20-30万可以修一个平房,这样回老家也比较方便,不知道你觉得农村自建房有没有未来?值不值得?
房段子解答
首富把钞票洒在大街上也是一种乐趣,不能说值不值得,只能说有钱任性。如果你是纯消费主义的话,修农村自建房我并不反对,但是要抱着保值甚至流通性的话,那么我认为还不如城市老破小。
比起城市里买房,农村自建房更是一套永流传,100%纯消费属性。
这次春节和亲戚讨论了下,农村自建房,一场性价比存疑的选择。
不少人都动过农村自建房的念头,可要我说,这对大多数人而言,就是一场不太明智的消费。
当然,要是你家底丰厚,钱多得没处花,或者一心想在农村让父母纯自住,又或是从事自由职业,无需依赖城市资源,那自建农村住宅或民宿倒也可行。
但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农村自建房的花费跨度极大,从 30 万到 300 万都有可能,下面咱们就理性分析一下,看看它到底值不值。
1、居住频率与成本:根据相关调查,超 70% 的城市务工人员一年回农村老家的天数平均不超过 20 天 。假设投入 50 万建房,按 10 年使用期算,每年住 20 天,每日居住成本高达 2500 元,远超城市中高端酒店的日均住宿费,这性价比实在太低,如果真要回老家,不如当晚住镇上酒店,一般就几十百来块一晚。
2、资产流动性:农村住宅基本没有流动性。据统计,农村房屋交易市场极为冷清,近 80% 的农村自建房即使降价出售,也很难在一年内找到买家。一旦把钱投进去,急需用钱时,房子很难卖出去变现,资金就这么套牢了。
3、父母养老难题:父母在农村养老,看似美好,可当父母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人照料时,你能回村全天候照顾吗?有数据显示,超 65% 的在外工作子女无法在父母需要照料时及时回村。就算请了护工,下班后你能及时赶回去看望吗?多数情况下,还是得把父母接到城区自己家里或者医院附近。
4、后续居住可能:等父母离世,你和子女还会回农村生活吗?据某机构对城市年轻一代的调研,仅有不到 10% 的人表示未来有回农村定居的打算,大概率连回去的次数都会屈指可数,父母不在了,也就回不去了。
5、农村发展趋势:如今城市化进程已到后半段,农村年轻人大量外流,毫无生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农村常住人口减少了 1.64 亿。村校纷纷关闭,听到的净是老人去世的消息,只出不进,农村未来是堪忧的。
6、交通便捷性:回农村方便吗?从所在城市到农村有多远?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约 75% 的城市居民老家距离城市超过 50 公里,往返一次耗费的时间平均超 4 小时,路途奔波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不容小觑。
7、配套设施完善度:农村的水电气供应稳不稳定?道路好不好走?公共交通发不发达?附近有没有超市、医院、菜市?快递能不能直接送到家门口?有数据显示,超 50% 的农村地区存在供水不稳定问题,超 40% 的农村没有直达公交,超 60% 的农村距离大型医院超 30 公里,这些生活必需的配套,往往都差强人意。
对于工薪阶层而言,农村自建房看似是圆梦,实则藏着诸多问题,做决定前一定要慎之又慎。
会员提问
你好,我住宅桐梓林,想买高新锦江,南边最远到麓湖吧,然后东边最远到三圣乡,青羊也可以,最多三环边,八九百万有啥好推荐的吗?想要个200平以上的套四?
房段子解答
是是
较早前房段子会员付费问答,具有一定时效性,仅供参考,有删减节选和模糊处理。
综合来说就我们前面沟通的需求和情况,考虑到你孩子目前的工作地点以及生活习惯还有出差的实际情况,我也比较赞同你们的大致思路,那就是买一套三环内核心成熟地段的,偏向自住舒服,租金收益可观的买法。
成都三环内的格局是东门年轻时尚,南门偏学区昂贵,西门则是人文气息浓厚,北门杂乱商贾居多。你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就是锁定在南门东南门,方位还是非常精准的,也是成都最聚集的富人区,大的概念没问题匹配度很高,现在要做的其实就是分析和推荐一些比较好的买法。
可选的还是多,但是都不会让人非常激动说马上就要买下来,都需要挨个查看比对,分析性价比。
二手房典型的可以看南站,这边有地段配套学区和品质的买法,偏向老而弥坚的话,可以看桐梓林壹号(楼盘品质高,2T2,但是房龄稍大,目前价格比较坚挺,208平的大套四,大概总价**万出头,含精装,折合单价**万),偏向次新干挂石材品质买法,可以看人居盛和林语北区(196平套五,2T3户高层,目前的行情大概是**万的单价,总价**多万可以拿下来,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如果是好楼层+装修房的话,这个价格是没啥问题的,可以达到保值和改善的双重效果)。
金融城你的预算也买得到,但是品质好次新一点的誉峰,这种200p的大概是要1000多万,或者差一些的181户型,目前行情也在900多万,略超预算,单价来看稳定在了五六万的样子。如果要稍微单价便宜点的话,看中海城南一号是对的,170多的套四,单价4万多,总价可以控制在800多万。天府大道东侧的招商大魔方玺悦轩、银泰泰悦湾这两个盘,也大致类似,4万多单价,总价八百多万拿下,小区紧凑一些,但是次新而且颜值高。
大源也有零散的改善二手房买法, 比如万科公园5号一百六七十平的套四,改善次新,单价5万左右。
再说新房的话,当前能撑得起的话,我觉得是麓湖+大源西+林家坝+少量外围产品(川师、三圣乡)
麓湖无需多说,改善品质是很到位的,但是目前最新的推盘节奏还不清楚,我回头再打听一下。
新房整体的地段也是没问题的,产品结构,从户型到整体板式、外立面,绿化等都做了全新升级。
大源可以看远达天宸名邸可以看227平的大平层,总价卡点900万内,14F的板式T2小高层,很不错的买法。旁边还有高投天悦锦萃,有临河的199平套四户型,板式T2小高层,精装总价700万,也很不错很适合你。
林家坝的成都璞逸锦江,地王2.45万,预计9月底~10月首批次开盘,主打190-240p,只有2个面积段,总价800-1200w左右,单价4w+...从长远来说,也是很核心的买法,可以当做弱一档的金融城,直线距离到主城区是一个优势,未来的爆发力强,但也存在短期的一些墓地和界面呈现度的影响。
比它再弱一档的是林家坝的中铁建西派交子,一共8栋,14-17F,均为2T2设计,户型分布为143-147-186平,和中交锦江颂类似,但是在产品系列和价格预期上会更高一点。
你可以看186户型的楼王,得房率101%,总价估计在700万出头的样子,也是很改善的买法了。
至于说外围区,我觉得川师TOD锦江府值得一看,比如楼王的207户型,位于中庭的4栋,套四三卫,约16米长的L型270度采光端厅,也是当前200平左右的主流产品。
最后三圣乡的话,其实我不太推荐了,锦江赋这类的产品稍微有点过时(户型得房率),关键是周围被医院养老院和学校围绕,可能以后的噪音比较大,缺乏豪宅的纯粹性,建议再三思一下。不如等一等后面的其他驸马土拍和迭代新产品。
综合来看,如果是我的话,我可能会优选新房,重点去比对大源和林家坝的4个盘,目前你还没去过的话,也可以先跟我说,我这边帮你安排下销售看房,尽量争取一点额外的福利优惠给你。
会员提问
我们本身的情况:预算250w左右,要求距离电子科大清水河校区车程20分钟以内,所以我们看了国宾的几个盘。我们是置换改善。第一套:电建华曦府,110²套三,房号1**,266w(同一栋的端户256w,旁边靠近高压电线)第二套:保利西堂和煦,127²套四,房号2**,267w;第三套:华侨城熙成里,129²套四,房号3**,285w。
我们想对比下这三套的优劣,然后有几个问题求解:1、这三套房,未来十年内,哪一套更保值?2、未来一年内,这三个小区类似户型是否还有降价空间?3、现在是不是下手的好时机?
房段子解答
较早前房段子会员付费问答,具有一定时效性,仅供参考,有删减节选和模糊处理。
整体来说,这三个盘都是紧挨着的,三角形的轴线状态,围着跑一圈也不过1公里,所以综合的基础配套和外部差异并不大。
像地铁的话,华侨城稍好一点,商业氛围来说,半斤八两,学区来看都是茶店子的那个金禧校区,所以外部的差异不是很大,需要对比的其实是内部的结构。
比如楼盘公区细节好坏,比如房源本身户型的差异,比如单价总价的性价比。
电建华曦府主打的是改善路线,因为当初拿地成本高,所以必须走高端才能活命。占地90多亩,2.0的容积率,算是有条件做园林公区的,整体来看对于喜欢颜值,喜欢大小区概念的人有吸引力,但是因为货值大,房源多,周边强敌不少,所以必然要顺销慢慢卖,不过成本又很顶,所以大降价就意味着亏本,僵持着也很难受,最终意思很明显,购房者买单。
如果你不是对公区有颜控的需求,我不建议盲目入场电建这个盘,本身电建在国宾的口碑也一般般,没有什么很好的优良传统。户型110的得房率90%中规中矩,不算高,但套三的功能性的确在以后的二手房市场上会遭到嫌弃,尽量还是买个小套四吧,以后就算卖,都好一些。退一步说,这种面积段不做紧凑套四,但是大套三可以吧?但是次卧的面积也只有9平多,依然不伦不类,加上这个单价成本,我觉得性价比不高。还有就是**,采光不佳(4.7小时日照),慎重考虑,并不算很优质的房子哈。
然后看保利西堂和煦,这个盘是价格刺客哈,保利喜欢做这种事,127平的套四,是比较经典的(虽然也有一个书房面积小,但除此以外没有啥大槽点),功能性比较偏向居家自住。
价格来说,优势明显,去化也是很快的,但缺点也多,比如小区硬化路面多,公区园林品质感不强,然后距离地铁站远一些(你虽然用不着,但是未来买家和市场价值来说会考虑这个因素),**房号,北侧临街,有一定的噪音污染问题,采光也比较差,大概是3.3小时的日照,因为各种遮挡是明显的。这个综合来说,单价性价比高,但也是以牺牲品质采光得来的答案。
最后再说华侨城熙成里,明显的一个优点是距离地铁稍近一些,这一点要考虑进去。在小区细节上来说,谈不上非常精致,但也用心了的,我觉得能匹配这个价值的,129户型是套四,得房率功能性都还可以的,没啥大问题,不过缺点来看,有个医院(规划中),看你们介意不?*房号近西侧的社区运动公园,采光有5小时,算是三套房里最好的了,整体来说,还比较满意。
总的来说,电建偏品质,保利偏价格战,华侨城偏中庸兼顾(尤其是2.2的单价以及近地铁的优势)。
所以再来回答你的三个问题,1、华侨城更保值;2、如果去化不佳,我觉得肯定还会降价的,比例也是以当前的行情为基础以此下降;3、现在来说,我觉得不算是很好的时机,楼盘没错,价格没错,但是房源有错,其实可以蹲守一下,到时候买更好的楼层,但是也可以同样的价格入场,买方市场,不要稳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