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热腾腾的稀饭,一碟酱瓜、腐乳或皮蛋,制作简单又温暖肠胃,沪上许多人喜欢这样的传统早餐。但是,爱吃稀饭的“糖友”有些犯难,听说稀饭易导致餐后血糖升高,这是真的吗?在此,虹口区江湾医院吴戟敏主管护师、滕香宇副主任医师为大家带来科普解读~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熬制稀饭的过程中,大米经过长时间煮沸,长链淀粉被熬成短链淀粉,又变成糊精

而在小肠吸收过程中,糊精比普通大米的吸收速度快且充分

另外,稀饭熬稀烂呈半流质,在胃内排空较快,也加快在小肠的吸收速度,这样就会导致“糖友”的餐后血糖快速升高

既然如此,

“糖友”还能吃稀饭吗?

当然可以!

做好以下四个小改变,

“糖友”也能健康吃稀饭!

01

添加粗粮配料

在稀饭中添加一点粗粮、杂豆等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配料。例如,燕麦、玉米、红豆、黑豆等,可帮助稳定餐后血糖,还能使稀饭的半流质状态成为固体状态,延缓食物被排空时间,也有助于稳定血糖。


02

缩短熬制时间

在煮稀饭时,注意熬制时间不要过长,也不要熬成流质状态,这样会加快食物被排空的速度,使血糖快速升高。

同时,注意在熬稀饭时勿加入糖。就算做八宝粥、红豆粥等,也要无糖。


03

调整进食顺序

吃稀饭前15分钟,先吃一小把坚果,细细咀嚼,可刺激小肠分泌胰高血糖素样肽,抑制胃排空,增加饱腹感。

吃稀饭时,先吃蔬菜或蛋白质食物,如生菜、鸡蛋或培根等,让这些固体类食物先“垫底”,阻碍稀饭排空的通道,让它们在胃内停留时间长一点,可以让小肠的吸收峰来得晚一些。


04

减慢吃饭速度

“糖友”要牢记“吃得慢、多咀嚼”,充分咀嚼可增加肠道的厌食性肠肽和胰高血糖素样肽的分泌,这些物质有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

此外,要注意适当控制进食的量



总之,做出微小改变,“糖友”也能与健康人群一样享用稀饭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有必要的“糖友”则可通过增加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来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的吸收,从而不使餐后血糖快速上升。

需提醒,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在尝试这些方法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必要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更多阅读☞

投稿提示

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


封面图及配图来源:摄图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