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colm Rosholt,中文名为饶世和,1907年9月8日出生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罗肖尔特。1931年来到中国北京,在当时的燕京大学进行研究工作。1932年,凭借他的一些新闻经验,他到上海,在美国人开办的一家名为《China Press》的报纸,担任特约撰稿人。在上海期间,他报道了发生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和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
1940年末他返回美国。1943年起他再次来到中国,担任情报官兼联络官,1944年10月他来到昆明,为美国空军第 14 航空队(“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工作。抗战结束后离开。
饶世和于1948 年 7 月 4 日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纳尔逊的活动上发表演讲。
1949年春,他又一次来到中国,加入陈纳德在中国组建的民营航空公司,负责公共关系工作,直到1952年返回美国。
饶世和在华期间,形成了大量的历史照片,用镜头记录了中国近代的历史,尤其是抗战前后上海的历史。
现今保存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图书馆的饶世和(Rosholt, Malcolm Collection)专题照片多达1086张,分为“Ro-n” 和“ Ro-s”两个专辑。在1086张照片中,有800多张形成于1937年的上海,真实记录了1937年8月到11月间,发生在上海的“淞沪战役”,是研究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不可多得的影像资料。
饶世和曾讲:“我报道了前线、新闻发布会,用莱卡拍摄了一堆照片。一些用于《China Press》,一些被卖给美联社和《纽约时报》”。
1979年,他担任美国第14航空协会主办杂志的图片编辑。2005年2月21日去世,享年98岁。
今天继续分享他在上海拍摄的1937年淞沪抗战期间的照片。
第一辑:
第二辑:
第三辑:
8.13之前繁忙的外滩景象,近景处有一排卡车,印有壳牌的标志。
一名逃难的男子拉着家当。
一位女子坐在装满杂物的手推车上,还在看书。
路口垒起沙袋建起防御哨所。
一名士兵在岗亭内看报纸。
在路口哨所执勤的士兵。
一名英国士兵在高处岗哨从望远镜中观察。
驻守上海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 4 陆战团,正在美租界防区部署一挺勃朗宁重机枪。1937年8月。
赤膊的美国士兵们。
重机枪已经装设完毕。
装沙袋。
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在上海构筑防御工事。
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们,在望着远处。
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们,从两名孩童手里买来汽水畅饮。
两名英国士兵在一处沙袋堆起的防御工事,横木有手写的“Hotel Alley”。
沙袋堆砌的岗哨外的英国士兵,神色轻松。这些士兵属于皇家威尔士燧发枪团。
沙袋堆起的防御工事,横木是手写的“GRAND CENTRAL HOTEL ”。
街道路障和岗哨。
邮局信箱,带刺铁丝网和沙袋,上海闸北。
关闭的大门和岗哨。
一处灵堂,前面放了一口棺材。
棺椁灵堂旁的陪祭人。
一排童子军站在“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总会医院”的横幅下面。此处是四川路1号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外。
士兵们在一辆被征用的卡车上。
驳船上的行李箱和包装箱。
美国水手用绞车吊运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