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如果喜欢文章,可以评论,关注!

83年那年,我去供销社买米,没想到遇到一个忘记带钱包的姑娘。

我看她非常着急,当时也没有多想,直接掏了零钱帮她结了账。

谁知道,这一出手竟成了意外的开始,从那之后,她像是有意无意地缠上了我。

而我也从没想过,自己会因为自己的好心,意外收获一段好姻缘。



01

那会儿我还年轻,刚开始有了自己的工作。

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家里的事基本上靠我一个人了。



当时父母又老了,实在干不动了,所以我就把地租了出去,想着地不能荒废,反正也能给家里带点收入。

土地租出去后,虽然钱不多,但总算是够家里一年的开支了,能有点收入,我心里也有些安慰。



每个月爸妈给我讲的最多的就是这些钱能买点啥,能干点啥。

那时我就觉得,日子过得虽然简单,但心里也满足。

农村的日子就是这样,不需要什么奢华,吃饱穿暖就好。



每次家里粮食快吃完了,妈妈就会叫我去镇上的供销社买米。

当时去供销社买米成了我每周的固定事儿,米吃得差不多了就得去补充。



“去供销社买点米吧,家里没剩多少了。”那时我妈妈总是这样说。

每次我都会点点头,骑上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背着一个小布袋,蹭蹭地就去了供销社。



“妈,今天买得买多少米啊?”我一边骑车一边自言自语。

“嗯,少买点就行,记得买点白面回来,家里吃面条也行。”妈妈说话的语气还是那样亲切,带着一丝操心。



“知道了,妈。”我一边骑车,一边琢磨着家里缺的米和面,顺便也想着回去怎么给爸妈做点可口的饭。

每次去供销社,我都会顺便看看家里需要的东西,比如酱油、盐、面粉。



那时候的供销社,虽然东西不多,但能买的就都有,米面油盐这些家家户户必需的,每次都是固定的项目。

“哎呀,今天米好像有点涨价了。”我记得那时候,米的价格波动比较大,尤其是每到年关的时候,粮食总是会稍微涨价一点。



每次去供销社,看到价格的变化,心里都有点小忧虑。毕竟家里还需要这些东西,不能让爸妈受苦。

“米涨价了,就再买点,至少够咱们吃个几个月。”爸妈总是这么说,总能把所有的焦虑都安抚下来。



虽然有时候粮食紧张,但生活中总能找到一条条简单的出路。

“你要是买的多,家里就不用担心了。”每次骑车回来,爸妈总会提醒我买一些粮食,免得以后不够用。



我自己也知道,家里的米面一旦吃光,心里也没底。

即使生活再简单,家里的粮食问题却是最需要关注的事。



供销社每次去,买点什么,心里都会盘算着,毕竟生活就是这样的,有些琐碎的小事常常最能让人牵挂。

这个日子就是这么平淡,每天都在重复,但总能在这些简单的琐事中,找到温暖和踏实的感觉。



生活的幸福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这样一点点的、简单的细节里慢慢积累起来。

每天有饭吃,有衣穿,有父母的关心,再简单的日子也能过得充实满足。



02

那天照常去供销社买米,走进门,供销社里静悄悄的,只有几个人在挑选日常用品。

我拿着篮子,走到米架旁边,一边挑选米袋,一边听着店里偶尔传来的嘈杂声,心里想着怎么选个好一点的米,回家能多吃几天。



付了钱后,我准备拿着米袋离开。走到门口时,我听见店员和一个姑娘的声音。

那姑娘的声音带着点急切,听起来像是有些着急的样子。

我下意识地停下脚步,凑近了点,想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看,我今天真的很着急出门,钱包就放在桌上,结果钱忘拿了。”那姑娘焦急地和店员说着,声音里带着些许不好意思。

店员皱了皱眉头,非常为难的说:“那你现在怎么办?你也没带钱呀。”



我听到这儿,就知道事情有点尴尬,姑娘是来买盐的,可是没带钱,这不禁让我有些心疼。

虽说她是个陌生人,但看到她急得直转圈,心里也不忍心看着她那么为难。



那时候我正好从零钱袋里掏出了几枚硬币,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零钱,也没多想,直接走上前去。

“姑娘,钱我替你付了。”我走到店员面前,笑着说。



姑娘愣了一下,回头看着我,似乎没想到会有人主动帮她。

她有些不敢相信,然后对我说:“真的吗?那可太谢谢你了,我真是太不小心了。”



“没事,我也经常忘记带东西。”我笑了笑。

我记得那姑娘当时有些愣住了,好像没想到会有陌生人愿意伸出援手。



她抬起头,看着我,眼神里透着一丝感激,然后激动地说:“谢谢,谢谢你!真是太感激了。”

我摆了摆手,心想这点小事而已,也不算什么。



其实那时我也没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毕竟对于我来说,帮别人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不需要张扬。

但看她如此感激,我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于是我就笑着对她说:“没事,不用谢,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帮忙是应该的。”



说完我就转身准备离开,姑娘在我身后不停地道谢,我听得见她嘴里念念有词:“真是太谢谢你了,你太好了……”

但我没有停下,笑了笑,心里想着,做好事不留名,谁都知道,回头能帮到的人,一定是有缘。



出了供销社,我骑上了自行车,心里还是想着自己家里的事,想着晚上得买点菜回来,尽量多做几个菜,爸妈也该吃得丰富点。

虽然这生活简单,没什么奢华,但我知道,家里人能吃饱就好,自己也挺满足的。



这件小事在我心里并没有留太久的记忆,毕竟这对我来说只是顺手做的事,也没想过会有什么回报。

然后我就继续了我平凡的生活,和家里人一起吃饭,和朋友们聚会,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下去。直到后来,发生了点让我没想到的事情。



03

那天我忙完了手头的事情,骑着自行车去外面办点事。

天气热得很,阳光刺眼,风也带着些许灼热。



骑到半路时,突然听见“咔嚓”一声,原来是自行车链子断了。

“这下可糟了……”我嘴里嘀咕着,放慢速度停了下来。

看着链条的问题,我叹了口气。



这里距离村里远,周围没有什么人,更没地方能借工具修车。

自己修是肯定能修的,但今天又正是最热的一天,我的汗水瞬间就浸湿了背。



这时候我低着头,开始忙着调整链条,心里想着还是先把车修好,等回去再从妈妈那儿要点油,给车链上点润滑油,保证它不再出问题。

突然我耳边传来一声熟悉的女声:“嘿!你怎么了,车坏了?”



我猛地抬头,才看清是谁,居然是那天我帮她付钱的姑娘!她穿着一条蓝色的连衣裙,脸上挂着微笑,看上去挺清秀。

“哦,没事,车链坏了,自己修一下就好。”我一边说,一边低头去弄车链。



“需要帮忙吗?”她走近了一些,看我忙着修车,显然有点心疼。

“不用了,我自己来。”我随口应了一句,心里想着反正也不是大事,应该能自己搞定。



姑娘却笑了笑说:“那也太热了,快把车停好,去我家里歇歇脚吧。车坏了没关系,待会儿我帮你找人修。”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她会主动提出让我去她家。



其实这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我们这个小镇,大家平时相互帮助是常有的事,不过也有些不好意思。

我站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嗯,那行吧,感谢你了。”



姑娘指了指不远处的院子,然后说道:“就在那边,走,去我家坐坐,天这么热,你也别光站在这里了。”

“好啊,麻烦你了。”我点了点头。



我们俩一边走,一边闲聊起来。她告诉我她叫小玲,是镇上小学校的老师,平时挺忙的,但也没少接触一些家里附近的朋友。

听到她说自己是老师,我不由得有点吃惊,毕竟她看起来才那么年轻。



到了她家,院子里种着些花草,空气清新,院子中央有一把摇椅。

她招呼我坐下,然后给我倒了一杯水,她又对我说:“这天太热了,喝点水,先歇会儿。”



我喝了一口水,觉得心情都舒服多了。小玲坐在我对面,笑着看着我说:“你不热吗?外面晒得像蒸笼一样,还是赶紧歇一歇吧。”

我笑了笑说:“是啊,今天实在太热了,刚才修车修得我都快脱水了。幸好有你,真是谢谢你。”



她摆摆手说:“别这么客气嘛,谁没帮过别人呢,咱们都是小镇上的人,帮忙是应该的。”

然后她顿了顿,又继续对我说:“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帮你也是顺手的事。”



我笑了笑,想着自己确实是无意间做了好事,没想到竟然遇到了这样的帮助。

心里也觉得,这个姑娘挺温柔、细心的,待人接物都很自然,不做作。



那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次的见面,竟然是一个新的开始。

毕竟像这种小镇上的帮助,真的不会想得太复杂。



我们偶尔碰面,互相帮一把,以后就算没再见过,也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的缘分。

可谁知道从那天以后,小玲总是像赖上我一样,时不时地出现在我生活中。



她不仅常常主动和我打招呼,还时不时地过来看我修修车、聊聊天,甚至有几次还主动邀请我去她家喝茶、吃饭。

每次去她都特别热情,让我觉得自己仿佛成了她家的一部分。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和小玲相处得越来越自然,彼此间的默契也慢慢增加。

慢慢地她不再是那个我帮过一把的陌生姑娘,而是成了一个对我而言特别重要的人。



后来我才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被她吸引了,我们的关系,竟然就这么悄悄地升温了。

几个月后,我们正式在一起了。



而那时我也才明白,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会因为一个小小的举动,收获这么一段深厚的感情。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偶然相遇”或者“意外之举”让你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分享一下你自己的故事吧!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如果你有类似的经历,欢迎评论分享!别忘了点赞和关注哦,感谢支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