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前言

我小时候家里条件还可以,在村里虽不算太富裕,但至少在温饱以上,父亲也有些余钱。

有时别人来借钱,父亲也会借过去,很多人应个急就还回来了,可有些人需要父亲上门要账。

父亲印象深刻的事一年的腊月里,他走了8里路到山的另一边讨债,却看到他们家的孩子干啃馒头,这嘴无论如何也张不开。

01

我记得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大概是我十岁左右,冬天特别冷,腊月里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村里人仿佛都忙得不可开交。

那一年,我家不算富裕但也饿不着,毕竟家里还有田地,父母也总能凑合着过得去。

父亲却有一件事始终放不下——一个老朋友借了他一百块钱去买个小牛犊养着,答应等秋收了就还上。



可秋收过了,朋友的消息却越来越少,眼看着年底临近,父亲心里也有些急。

“我得去看看,不能一直等下去。”那天中午,父亲收拾了下身上的衣服,戴上了那顶已经有些发旧的草帽,准备出门。

“爸,您去哪儿?”我忍不住问,调皮的我本想跟着过去。

“去山那头一趟,看看老李家,路远,你就别去了。”父亲简短地回答,然后拎起了放在门口的老木篮子,转身走出了家门。

那时他身体虽不算差,但年纪大了,走路也不太利索,尤其是冬天,路上冰雪难行,走八里路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次艰难的旅行。

我有些担心,但父亲只是笑了笑,说:“放心,没事的。”然后就走进了那片白茫茫的雪地,消失在了远方的山路上。

家里的火炉咕咕作响,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我坐在炕头无聊地玩着木头雕刻的小手枪。

时间在静悄悄的等待中流逝,天色渐渐变暗,夜幕降临,父亲还没有回来,母亲偶尔会停下手中的活,看看我,再看看窗外,仿佛在等待一个不确定的消息。



终于,天黑透了,父亲拖着有些疲惫的步伐回来了,身上的衣服被风雪打得湿漉漉的,脸上也带着一层霜雪。

02

他放下篮子,先是站在门口喘了口气,然后才进屋。“爸,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急忙走过去,帮他脱下外套。

父亲摆了摆手,“没事,路上走得慢。”他说着,瞥了我一眼,似乎有些犹豫,最后却没说什么。

我看着父亲的脸色,觉得他好像心情不太好,心里隐约有些不安。

“怎么样,要回来了嘛?”母亲问。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道:“老李不在家,今天就见到了他两个孩子。”



他顿了顿,眼睛有些湿润,“孩子们都饿得不行了,没得吃,只啃着馒头。我也没法开口要钱,瞧着心里都难受。”

“那他欠咱们的钱怎么办?”母亲问。

“他欠的我不着急,关键是看到那俩孩子,心里真不是滋味。”父亲低下头,眼睛看着地板,声音有些哽咽。

“正是腊月里,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货,他们孩子们也没什么吃的,吃个又凉又干的馒头,咽一口都怪艰难。”

03

我妈听了也不好受:“那你没说什么吗?100块可不是小钱。”

“我怎么说呢?老李媳妇在家,倒是聊了几句,问了问孩子们的情况。可是,看到孩子们一副饿样,我也不好意思开口,看那样也还不起。”

父亲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我还是把身上的几块零钱都给了孩子,让他们去买点吃的。孩子们也不容易。”



母亲沉默了,她一直是个心软的人,每次听到这种事都会替别人感到难过,但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父亲回到屋里,坐下后长叹了一口气“人到老了,事也难做。谁能想到,一开始借点小钱,结果变成了这样。”

那天晚上,父亲一直在低声说着,“老李家怎么落到这种地步了,我真心不忍心看他们这样。”

他不像平时那么轻松,反而显得很沉重,仿佛背负着什么难言的重担。

我心里也很难过,尤其是想到父亲这么辛苦地走了八里路,竟然什么也没得到,还把自己身上的零钱都给了那两个孩子。

我偷偷地拿起桌上的一个小碗,往里倒了些热水,递给父亲:“爸,喝点水吧。”

父亲微微一笑,接过水杯,轻轻啜了一口,还是没有再说什么,那晚,他睡得很沉,一直到天亮。

从那天起,我开始懂得了许多事情,尤其是父亲的那份为别人着想的心。

那时的我,虽然还很小,但我知道,生活并不是那么简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和难以言喻的牵绊。



时光过去了很多年,我也渐渐长大,变得更加独立,有时候回想起那段往事,我会觉得心里一阵温暖,父亲的那份坚韧和宽容,一直在我心中埋下了种子。

即使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一些小事变得疏远,但只要真心去关心别人,最终都能找到回归的路。

那年过后,父亲口中的老李有一天找到我家把钱还了,还送来了一大兜水果,我就知道,好人是会有好报的。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